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有感

南京大屠杀,应该是属于全人类该谨记的历史。

曾记得2009年到南京出差,某日想到纪念馆参观,到达后被告知每逢周一是闭馆日,便惋惜离开。近日,购买了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一书,拆开封胶后就犹豫放下,害怕自己承受不住这恐怖的过往。但有一天小孩拿起了来看,我连忙阻止,我认为这样沉重的历史,还是先由我转述给他听吧,于是我拾起而阅。以上,是为缘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南京大屠杀》作者是美籍华人张纯如,生于1968年,于2004年自杀身亡。全书由平民视角、救援视角、日军视角三部分构成,在铺开描述前,作者先叙述了二战前日本走上侵华的背景。19世纪末期,日本统治阶层及武士阶层苦于本国在大国战争之间的落后差距,苦练兵力,大修重武,在一战期间陆军、海军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在大战中屡屡获胜,先后从中国、俄国、朝鲜等过获得大量资源,尤其记得《历史深处的民国》当中,袁世凯在朝鲜就日本干预朝鲜内政之事发起战争,当时实力上已落后于日本,后被紧急调回朝廷(当时袁世凯也建议效仿日本,建立军队“四校”)。自此之后,中日甲午战争等中国战败,割让了大片土地、资源等予日本。

一战的军械重工业使得日本经济急剧起飞,但也因为一战的结束,使得大批原有军工人员下岗,另外,日本在一战时期蛮横的处事方式另国际社会对其区别对待,不愿意与日本人做生意或购置日本生产的物品,恰逢赶上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急转直下。此时,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社会主流,认为只有扩充领土才能使大和民族再次腾飞,便借机踏入中国领土,1937年的918卢沟桥事变则是拉起了侵华战争的序幕。好比一滴墨汁落入水面,恐怖即将四散蔓延。

犹记得当时日军的石井将军,认为战争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在对待敌军、战俘等问题上,保持着应有的道德要求。而刚好此时,裕仁天皇却因要其亲皇赎罪,将其派遣到中国来担任总指挥,结果,书中提到,其参谋长认为要养活几十万俘虏的代价太大,便私自下格杀令,当时日军在上海遭遇很大的打击,这次进攻南京,着实带着愤怒和报复的心态,于是,种族主义、男权主义、愤怒和报复等复杂的情绪交加,人类历史恐怖的一幕即将来临。此时,国民军队人人自保,蒋介石利用手段让唐生智留下抵抗日军,几十万军民在他领导下浴血奋战,即使前途未仆生死不明,众人着实以抵抗日军侵略为己任。可惜,蒋介石却多次下令唐生智撤离,告知留得青山在,便可青山再起。唐生智多番由于,终于在最后一刻选择逃离,至此,几十万军民军心涣散,各自逃命。本书没有讲述唐生智逃离后的境况,但我觉得,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逃避不能抹杀的惋惜。历史真的没有如果,但也不妨我们假设一下,唐生智没有选择逃离,没有选择抛下南京,抛下几十万军民不顾,即使器械实力不如日军,奋死抵抗入侵敌军,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悲剧能不能避免,至少,大家都是为国捐躯,而不是在好无反抗之下被日军屠杀!没有如果,即使我在当时,或许也没有这种魄力和能力,去为实现报国而捐躯,需要顾虑的真的很多。

二战之后,无论是靖国神社、日本政界的诡辩、教科书的故意误导、还是媒体的宣传,已经将南京大屠杀的实情掩盖得面目全非。世界知道卢旺达大屠杀、知道纳粹屠杀犹太人、知道南斯拉夫大屠杀,却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随着受害人减少,张纯如紧张意识到,必须要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面目公诸于世。

书中太多文字、图片,使我不敢直视,不敢全阅,翻动书页的手指会在不经意间抖震,总在思考究竟是怎样的力量在驱使着这群人完全无视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去践踏大地的生命。裕仁天皇?日本内阁?武士道?亲王总司令?本书略有提及,但我未形成最根本的理解,阴谋论使我认为,总有那么一股力量,在驱动着日本,驱动着这场战争,驱动着这群军人走在非人类伦理逻辑的道路上。

总想记录下些什么,但以这个开头,不觉有些沉重,然而这是不得不铭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