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来自網絡」
电影院,是城市里为数不多的,兼具精神与物质享受的场所,它是都市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一场疫情的发生,让我们与电影院,已许久不见。
前些日子报道,全国陆续有多家影院已停业,一张张写着“全剧终”、“迄今为止放映过23580场电影,今日全线结业”的通知戳痛了所有爱电影人士的心。
不禁思考,如果未来一座城市里没有了电影院,那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或许有人说,一部手机走天下,现在视频如此发达,分辨率也越来越高,走到哪里都可以看电影。没有了电影院,我们还可以在家里投屏看电影。
但我却觉得,电影院对我们的意义,其实不仅仅只是看电影的地方,它还可以是一个社交的地方,是一个特殊的可以放空自我,却又不觉得孤独的地方。
就像曼彻斯特艺术中心的杰森•伍德所说:电影院不仅仅是一个电影院,它还是一个可以来喝一杯的地方。”
电影院,是一个丰富生命的空间。只有在这个地方,我们才能够短暂地脱离自己的身份,跨越时空进入到别人的故事中去。
电影院也是一个承载青春与情怀的地方,每个进入到电影院的人,都会与它产生交集。就像有的人几年如一日的只去那家老影院,有的人每次去电影院时都会拿着同样味道的饮料。
电影院的消失,对很多人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观影场所的消失.......
多年以后,犹记得与电影院的第一次相遇。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电影院,是一个像“蒙古包”一样,被临时搭建在学校后操场上的大帐篷。
第一次观影,恰好小学一年级,对电影的概念全然不解。但那时只觉得,电影是这世间最神奇的事物。
如今回望过去,那一次露天拉起的白色幕布、拥挤的孩童、夏日的蚊虫、手尽里捏出的汗、全场的唏嘘哗然、电影里一知半解的对白……已然成为我生命中对电影的最初印象。
后来,电影院林立而起,去观影也成了日常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再去时,总会想起那个夏日午后,兴奋而又紧张的“白色帐篷”。
每个去过电影院的人,都会跟电影院产生一种私密的连接。
有人说:我第一次和初恋走近电影院时,他为我买了一杯抹茶红豆味的奶茶。后来虽然分手了,但以后每次去电影院时,我都会买那个味道的奶茶,因为我觉得电影院就该是那种味道。
也有人说:下班以后,不忙的时候我都会去隔壁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后再回家。沉浸在电影里的那两个小时,就像一场深度睡眠,看完电影之后,所有的疲惫都化解了。甚至还会多出很多对生活的小确幸,我开始期待第二天醒来后的清晨了。
印象里最深的,是朋友曾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她说:大学时期,我有一位舍友,她来自农村,那里很少放映电影。后来来到城市里上学后,也舍不得花费五六十去看场电影,常常就在网上观看。但毕业后的那一天,她请求朋友陪她去趟电影院看场电影,朋友答应了。电影结束后,她痴痴地望着荧幕说:原来电影院是这种感觉,我想留在城市里了。
其实电影院里,不仅在上映着电影里的悲欢离合,也在上映着观影人的喜怒哀乐。
疫情发生前,电影院行业就在进行着快速的变革与更新,许多人担忧,在科技迅猛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下,二十年以后,电影院或许会和曾经的书店一样经历危机,甚至不复存在。
没想到一场疫情,让电影院的消失提前发生了......
前些日子的热搜,截止到4月15日,全国已有5328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国家电影局预算全年票房损失将超过300亿。
资金周转难、院线排片长期匮乏、影院空无一人,黑白银幕光影不再、流媒体攻陷电影院、我们热爱的电影院正变得岌岌可危。
还有,当我们已远离电影院长达半年之久,疫情过后,人们是否会质疑,电影院其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今在豆瓣网站上,有一个超过250万人关注的话题,叫做“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片”。
在该帖下面,网友们纷纷晒出电影票根,陷入对“上一次走进电影院时”的回忆。人们都把半年前在影院看的那部片当做了“最后一部电影”。
不管未来电影院如何,但这段突如其来的空白,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想想“电影院是什么”?
记得叫兽易小星曾说过一句话:去影院最大的享受不是3D的巨幕,不是立体的音效,不是绚烂的画面,而是电影结束后全场亮灯,环顾四周时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像大梦初醒,像重生为人。
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喜欢去电影院。但我知道,对许多人来说,每当恋爱时,约会的第一个地方会是电影院;每当分手后,也会独自去电影院化解悲伤;周末时,不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就觉得浪费了时光;电影院,不知从何时起,静悄悄地就参与到了每个都市人的生活中。
曾有过一段时间,因为想要节约,就在家观看电影。但总觉得味道不对,虽然环境更为安静,但很难沉浸到电影的情绪之中,难有感同身受之感。
后来,再去电影院,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电影是什么?电影是导演通过镜头、语言和音乐,来与观者进行互动的一个作品,他通过这些手段来讲故事,引发观者共鸣,从思想到情绪乃至于情怀审美。
而电影院的存在,就像是实现一部电影美学的最后接力棒。
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有些电影是只为大屏幕而生的。取景、色彩、构图、剪辑,故事的整理、解构,只有通过影院的密闭性、单一性,才能带领观众抵达另一个无限的时空。
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曾为电影院的意义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形容,他说:“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像吻一个姑娘;回家看影碟,充其量就是吻姑娘的照片。
所以,一部电影的技术、艺术和美学只有通过电影院才会真正打动观众。也只有在电影院里,电影的价值也才能得到最大展现。
电影院,归根到底,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影仪式感的加持。
试想一下,在一个漆黑的环境里,不被任何人打扰,没有光线也没有声音,周围的人虽然萦绕在你身边,但却不会和你发生联系,为你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共鸣感。即使身处黑暗,也不会感到孤单。
你坐在椅子上,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看着巨大的银幕,调动身体的一切感官和电影互动,感受着细致的声音和入微的画面,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一种窥视他人人生的感觉。
不能暂停、不停倒退、不能快进、不能换片,我们被半强制性地关闭在一个封闭场所里,半强制性地连续看完一部电影。
这种感觉就如同听一场现场音乐会,它所带来的体验感是电脑观影,或家庭投屏所无法替代的。
虽然常常听到有人说,这是一个5G的视频时代……
但是电影就是电影,电影不是视频,这是视频时代所无法改变的。只要有电影,就一定会有电影院的存在。
对于电影院,很多人都会有着属于自己的仪式感和小小的坚持。
比如,经典的老片子透过修复技术重新上映后,一定会和志同道合的好友去看;遇到喜欢的导演,看过八百遍的电影也还是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一些小众的文艺片和哲思片,绝不和朋友看;如果感到电影院错过了开头的十分钟,是不会再进去的,宁可新买一张电影票;新电影出来后,拒绝和已看过的朋友交流电影......
电影院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而现在,真的很想念电影院......
希望不久以后,我们还能与那些喜欢的电影院在黑暗里重新相遇。
对于电影院,你有哪些想说的话和想讲的故事,欢迎留言给我们
编辑丨途媞
-参考资料-
《没有电影院就没有电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