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394天,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94天

原文阅读: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讲解:

      齐景公纵然有马四千匹,到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值得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直到今天还在称颂他们。(疑有脱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启发思考:

      这一章,句首没有“子曰”或“孔子曰”,不过应该也是记录的孔子的话吧。

      历代许多学者认为,本章错简严重,多有舛误,素谓难读。朱熹在《答江德功书》中说:“此章文势或有断续,或有阙文,或非一章,皆不可考。”宋儒程颐则认为,《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章中的“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两句引文为错简,应该调整到本章“其斯之谓与”之前。

        我们在此不做深入探究,先只按照现有的篇章来了解一下。孔子在本章中仍然是通过评述历史、臧否人物的特有方式来深入诠释“德”的内涵和意义的。关于齐景公和伯夷、叔齐,在上一篇学习文章中我们正好谈到。

      从身份来看,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两位王子,齐景公则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因此本章中的“德”应该是“君子之德”。 

        齐景公曾经和孔子有过交集,虽然他也知道孔子博学多闻、很有德行,但是没有用孔子。齐国在当时是个大国,非常富有,国力雄厚。景公自己有马四千匹,可见王室之富。但是,他既不用孔子,而且也不知守成,他的后继者很快就被旁族取代,权柄旁移了。像景公这样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却不修德,也无作为,不能惠及百姓,死后人们就把他遗忘了,因为实在是乏善可陈。

        与之不同,伯夷和叔齐虽然身无长物,最后饿死在首阳山。几百年过去,大家都还在称颂他们的德行和事迹,真是万古留名,这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两句话的意义的表现了。换言之,如果没有薄帝王而不为的修养,随便讲“隐居以求其志”,那也只是说说而已。

      人们常说,富可求,名难求。富可以求,是因为操之在己的因素多;名难以求,是因为这事不由自己。人可以自吹,有钱有势者更可以自己贴金,自己封号,但真正的名终究是存于众人之心,需要经过岁月冲刷的。只有真正作出特殊贡献,因为德行高尚,才会让人怀念。才可能被人称颂。

附:

        周代驾车的马由商代的二匹增加到三匹、四匹甚至六匹。车驾二马的叫做“骈”;驾三马的称“骖”;驾四马的名“驷”,其中驾辕的二马叫做服马,两旁拉车的马叫做骖马;驾六马为“六”。

        周代的车一般以驾四马为主,多以“驷”为单位计数马匹。又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经常车马连说,说到车即包括马,说到马也意味着有车,所以,“驷”也就成为计算车辆的单位了。

      “齐景公有马千驷。”就是说齐景公有1000辆车和4000匹马。四马加一车称为“一乘”,说到有多少乘,也就意味着有多少组与之相应的马。

山东临淄出土齐景公墓殉马坑

        位于临淄东周殉马坑,已清理出殉马二百余匹,预计六百匹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394天,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