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99%的筋膜枪都在被错误使用

上周一位来自上海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很多调理师、健身教练、包括她自己的筋膜枪用起来都没什么效果?笔者给她的回答是:要知道需要处理的问题在什么层次以及异常应力走向,然后再针对性地处理,而不是拿着筋膜枪给周身上下的肌肉怼一遍就行。

这让想起以前去朋友工作室,见他用筋膜枪给一位健身时拉伤的患者做调理,患者已经疼得龇牙咧嘴,他还拿着筋膜枪一个劲儿往肌肉里面怼,并在肌肉上来回游走。调理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依然没有减轻,朋友笑着对患者说:“拉伤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调理后气血通了,会促进局部修复,回去多休息少用胳膊,过两天再来调理一次就基本好了。”


其实有很多人一提起筋膜枪调理,想到的方法大多都是拿起来沿着紧张的肌肉怼一两遍,达到放松肌肉的作用了事,“牛刀杀鸡”说的就是这种操作。如果只是为了放松,根本不用去买一把筋膜枪,某宝上几十块一个的手持按摩仪完全够用。

待患者走后,笔者跟朋友聊起了对筋膜枪的看法,而且建议他下次使用时越轻越好,最好刚好作用到浅筋膜层,尤其是不要拿着筋膜枪在肌肉上来回划拉。后来他照着我的方法试了试,激动地跟我反馈:“效果真好!本来还挺疼的,这么操作完患者能直接开始玩儿哑铃了。”其实拉伤除了大多数人认为的肌肉扭转损伤外,还有个更大的原因就是筋膜的旋扭,筋膜出现问题导致局部和整体的运动失去协调,使得一旦运动就会激惹痛觉感受器使人疼痛。

这里笔者以疼痛为例来聊聊筋膜枪的使用方式,首先明确疼痛只是一种信号,而不是疾病本身,只有正确看待疼痛,才能找到疼痛的根源,从根本上疗愈疼痛。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很简单的事儿,即人体不同层次的问题会造成不同类型的疼痛,要想从根源上解决疼痛须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个层次。

一般来说,常遇到的疼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局部性疼痛,这种疼痛的位置较为固定,较好的处理方式是首先对疼痛肌肉的紧带区进行较长时间深压高频处理,其次对裹束该肌肉的筋膜进行短时间轻触低频处理。操作要点在于对肌肉进行处理时,将筋膜枪以恒定的力度缓压进目标肌肉紧带区,开启高频震动,单点维持时间至少45秒,如此才能使得该处肌肉启动自我修复进程,进行肌动蛋白的代谢,触发点消失;对筋膜进行处理时则完全相反,用筋膜枪快速轻触目标点,同时开启低频振动,一触即离,这时单点的突然变化会引起同力线上筋膜的应激反应,对该点进行一个牵拉,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局部和整体的筋膜结构协同起来,不会再次造成同样的疼痛。

比如训练肱二头肌后的肌肉疼痛,首先寻找到肱二头肌中的紧带区(通常在最长轴上),用筋膜枪进行长时间深压高频处理,待紧带区松软,再对该处筋膜进行短时间轻触低频处理。前者为松,后者为解,加起来才是完整的肌筋膜松解,大多数筋膜枪使用者处理疼痛问题时,往往只松不解,使得局部疼痛迁延反复,到头来反倒怪工具没用。

二是牵涉性疼痛,这种疼痛的位置相对不固定,较好的处理方式是首先对疼痛位置所主的椎体节段进行多次较短时间深压低频处理,相关神经皮节区域的筋膜进行长时间轻触高频处理。操作要点在于对椎体进行处理时,一定深压至最趋近于横突的位置压紧,再开启筋膜枪进行瞬间的震动,从而引动并释放掉椎体周围的异常应力,消除软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解决牵涉痛的根源问题;因根源问题已然消除,对皮节神经区域的筋膜处理则以放松为主,所以需要长时间的轻触高频震动。

比如小腿外侧不固定区域的疼痛(不适),多考虑腰五骶一存在异常应力,先对该节段进行多次较短时间深压低频处理,释放椎体周围异常应力,待触及柔软再对小腿外侧筋膜进行长时间轻触高频处理,以放松该区域筋膜为度。神经节段的判断一定要准确,放松筋膜的力度一定要轻,否则又该怪筋膜枪没啥用了。

看到这里相信有朋友已经发现了,使用筋膜枪时,不管哪种疼痛都需要对筋膜单独进行处理,其实,筋膜枪筋膜枪,从名字里就能看出这个工具是围绕筋膜进行设计的。在人体内,不管是肌肉问题产生的异常张拉力还是骨关节问题产生的张拉力都会通过筋膜(尤其是浅层筋膜)重新分配从而让身体趋于张力平均。因为这个古老的结构与生俱来就带着强大的觉知性,所以筋膜枪使用者在对肌肉和骨关节处理之后一定要再次让筋膜张力平均,不然拿着筋膜枪“笃笃笃”小半天很容易被筋膜“重新洗牌”。而用筋膜枪对筋膜的处理关键就一个字——轻!轻到何种程度呢?笔者认为,刚好使震动落在皮下筋膜上效果是最好的,加之一分则深,减之一分则浅。

对工具的运用是建立在对人体结构的认知基础上的,认知到位,用一根筷子也能解决很多问题。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工具是手法的延伸,是对解决方案的高度总结,运用之妙,关键在用心,这样才能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操|99%的筋膜枪都在被错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