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只眼睛”看语文——《爱上语文》阅读札记6

你听说过用“三只眼睛”看语文吗?

首先要了解何谓“三只眼睛”?王崧舟老师告诉我们,第一只,文学的眼睛;第二只,历史的眼睛;第三者,哲学的眼睛。用三只眼睛看文,才能真正看清语文本来的面目。

我深以为然,如果只用一只眼睛看语文,岂不辜负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古诗词不但具有它的文学价值,还有它的历史渊源。如果遇到具有哲思的文章,没有哲学的眼睛,岂不枉费了作者的一片心意?

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学的描写:“遗民”“醉”的含义,对比、互文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历史的角度:由于“靖康耻”,朝廷南下苟且偷安。一又一年过去了,遗民们翘首企盼王师难收复故土。 但是,没有。这是遗民的呼唤,也是诗人的呼唤。这让我们想到“西湖歌舞几时休?”和这里的“南望王师又一年”,一个“问”,一个“望”,都提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哲学的思考:不管是林升,还是陆游,他们诗的灵魂是相通的,并且穿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价值思辨。

启示:学语文时学一组文能更好的发挥“三只眼睛”。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三只眼睛”看语文——《爱上语文》阅读札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