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多数人都是“低效学习者”?

你是低效学习者吗?

如果不是,为何你学到的知识从未被用过?如果不是,为何你读过的书很快就被忘记?如果不是,为何你答不上之前学过的问题?

难道学习仅仅只是一种姿态?难道只要做出学习的姿态就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如何去衡量学习的有效性?怎样学习才是真正高效的?

事实上,我们学习的目的既不是为了通过考试,也不是为了拿到证书,而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成长。所以,这样的学习是必须能够被内化的,只有能够被内化的学习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

什么是内化?

内化(Internalizats) 是说接纳、吸收与合并外部东西为自身的一部分。而知识的内化(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是指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成为人内在素质的一部分。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到的东西真正变成自己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学习的过程进行分析,我将学习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或步骤):输入阶段、处理阶段和输出阶段。

要使学习能够被内化,就必须在这三个阶段(或步骤)都下足功夫。由于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仅涉及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输入阶段”,另外两个阶段会在下周发出的文章里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输入阶段

我对输入阶段的定义是:你是带着怎样的目的进行学习的输入的,你又是通过哪些源头,哪些方式将学习的内容输入进来的。

因为,知识的输入目的、输入源头及输入方式都会影响到输入的效果,以及未来内化的效果。

1 输入目的

输入的目的至关重要。

为什么?

因为只有当你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来进行学习时,学习才有可能被内化。这样的学习起源于你的一个或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目的而展开的非常有针对性,且带着浓厚探究意味的学习能够激发起你对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最深切的热情。因为头脑中带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在读书学习时不仅会非常投入,而且还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去筛选、评判和整合新的知识。这样的输入目的决定了你的学习会是一个互动的、不断深入的过程。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琳达曾提出过一种学习的方式:基于探究的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这一概念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

举例来说:四年前,我计划去巴黎旅行,其中的重要一站是卢浮宫,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大博物馆之一,里面有着烟波浩渺的艺术珍品。对卢浮宫之行,我既期待又担心。期待的是我终于能踏入向往已久的艺术圣殿,担心的是因为对西方艺术的了解不够,怕自己去了也无法真正看懂。于是,带着本就存在于心的问题,我开始针对性的自学。慢慢地,我对西方艺术史的了解越来越多,之前存在于心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答。后来的卢浮宫艺术之旅,不仅印证了我之前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为我带来了一些新的疑问。就这样,在实践与书本的双重学习中,我不断被问题驱使着,想要去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对西方艺术史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

2 输入源头

1) 少碎片多系统的输入

在拥有智能手机之后,我们很多人的时间都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微信、微博、知乎、豆瓣消磨掉,我们在知乎上看着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在公众号里将所有订阅文章都看完后,就会有种今天收获很多的错觉。但其实这些都是碎片化的学习,以这类源头输入进来的知识并不是都无益处,但却必须进行筛选。不要花时间去读那些鸡汤文、麻辣烫文,这些文章带来的只是瞬间的快感,但绝不是思维方式、有价值的知识和真正有益的内容。要去读那些真正经过思考的、有理有据的文章。这些文章是稀缺的,更新速度是慢的,但也绝对是值得一读的。而即使是高质量的碎片化输入,我建议也不要在整个学习的输入源头中占比超过20%。

那么,剩下的80%该给谁呢?

应该给到系统化的输入,包括系统化的读书和上课。系统化输入的缺失会让你缺乏独立全面的思考能力,会让你无法进行深度的思考。少了这部分,即使阅读再多的碎片化知识也是无用。

2) 用高质量的输入内容替代低质量的输入内容

什么是高质量的输入内容?

关于高质量的输入内容,并不容易作出确切定义。但一般来说,本领域内由最权威专家所写的著作,本领域内最有名专家学者所讲课程、本领域内被许多人推荐的书籍,本领域内被引用最多的书籍,本领域内重新印刷次数最多的书籍,它们成为高质量输入内容的几率则相对要高。

一般来说,当我开始涉足一个领域进行学习时,都会尽量去读这个领域内最权威的书与著作,接触这个领域内最权威的老师。因为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相比低质量的输入内容,高质量的输入内容能够带来更高的投入产出比。

相反,如果你在进入某个领域时,关注的首先是低质量内容,那它不仅会削弱你的兴趣,还有可能让你一直都触及不到领域内本质层面的知识。如此这样,也许一年学习下来,你都还在外围打转,从未领略过领域内本质层面的知识。

举例来说:我自学园林知识已一年有半。虽然是因陈从周先生的园林散文入门,但后来却一直并未找到其他类似高质量的内容进行输入,所以一直有“不得其门而入”的苦恼。直到后来,遇上刘敦桢先生、童隽先生、陈植先生和杨鸿勋等大师级人物的著作,窘境才有所改观。在对他们著作的学习中,我终于感觉到自己是真正步入了高质量输入的阶段。他们的著作,不仅让我对园林学的理解具备了一定的高度及深度,还帮我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框架性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后来再读其他人的书时,只需将那些额外知识补入框架,再不会出现各种知识乱七八糟堆砌在头脑中的凌乱状况。当然,读他们的书,还能带给我与大师直接对话的如沐春风的愉悦感受。将学习效率做一番前后比较就会发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用高质量内容的输入替代低质量内容的输入。

3) 先输入框架,再输入血肉

在进入新领域学习时,如果能先找到介绍本领域框架性的书,将会有效的帮你先架构一个知识体系。但如果你的学习是先从细节开始,一上来就先扎入纷杂的细节之中,在学习中走弯路的几率则会很高。

先输入知识的框架,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向框架中填入血肉,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

3 输入方式

1) 输入时少切换

根据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多年研究,人的大脑拥有三套系统,分别是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

思考脑慢而成熟,它会消耗大量能力,而且很容易疲劳,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只能进行单线程的运作。如果你在学习中还在做其他需要思考脑介入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的大脑不得不在不同的任务间进行切换。这种切换不仅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还会耗费切换的精力,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自然会使学习效率变得低效。

2) 输入时离线

现代技术让我们能随时随地保持在线状态,也就是永远都不会与其他人失联。

但如果你在学习的输入阶段也一直保持这样一种在线状态,输入的效率一定会大打折扣。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是,你觉得自己看了一个小时的书,结果回想时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再看看手机,原来在这个过程中已给朋友回复了十几条微信。

“调查显示,67%-80%的手机用户会时不时的检查有无新的信息,提醒或电话,哪怕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手机的铃声或震动。其中67%的人甚至还出现过“铃声幻听”,这让他们再次检查毫无动静的手机。”

这些因为一直在线而产生的碎片信息会通过你活跃的反射脑源源不断的涌入,挤占掉你思考脑的空间,一旦思考脑被抑制,就很难进行深入、广泛、超前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你即使是坐着读书,思考脑也依然未被调动,没有了深入的思考,输入的知识不但无法被记住,还更没法被内化。

所以,要想进行高效的学习,就要做到输入时保持离线状态。

3) 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Flow)是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提出的心理学概念,他将它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这个概念最初源于1960年代在观察艺术家、棋手、攀岩者及作曲家时,他观察到这些人在从事他们工作的时候几乎是全神贯注的投入工作,经常忘记时间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这些人参与他们的个别活动都是出于共同的乐趣,这些乐趣是来自于活动的过程,而且外在的报酬是极小或不存在的,这种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被认为是一种最佳体验。

与“输入时少切换”和“输入时离线”相比,要进入心流状态的确要更难一些,基本只有在你做到了“少切换”以及“离线”之后,心流状态才有出现的可能,但也不能保证它一定就会出现。

但如果你体会过心流状态,就会明白其中的美妙之处。一旦你是在心流的状态中进行学习的输入,那么恭喜你,你的学习效率不但会大幅提高,你还能获得许多额外的愉悦与满足。

4) 运用多元化的输入方式

现在,学习的输入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如果我们真心想要学习一样东西,或者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进入的门槛比以前要低许多。以前学习的输入方式很有限,除了书本,就是老师面对面的教授。现在,我们则多了很多的选择。除了以上两种常规选择外,你还可以选择想要学习领域的相关纪录片、公开课或声音资料等。

不同的输入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境。比如:在出租车上不方便看书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声音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你可以选择纪录片或者公开课进行学习。

通过多元化的输入方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通过在不同方式间的切换减少学习的疲劳感。

要使学习能被内化,就必须在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都下足功夫。由于篇幅有限,本篇文章仅涉及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输入阶段”,另外两个阶段“处理阶段”和“输出阶段”会放在下周发出的文章里进行论述。好内容值得等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大多数人都是“低效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