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雅、丽三位妹妹:
你们好。
写这封信时,已是6月11日了,想来你们该高考的已经高考完了,该毕业踏入社会的也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着。心里对你们有些话,平常见面或者是电话沟通总觉得说不到点上,或许是害怕里面净是些父母长辈老掉牙的教诲,让你们生厌,思来想去只有文字舒适些,能让你们自己体会,所以便一早起来写下了这封信。
父母对你们大抵上是寄予厚望的,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卓越、雅致、俏丽……其实我并不知道父母给你们取名字时到底对你们到底有什么寄予,但思来想去大抵上应该是这些而不止这些,所以我们从一生下来就被父母长辈寄予厚望。不仅体现在名字上,还体现在从孩提时的悉心照料到儿童时的敦敦教诲再到少年时的耳提面命最后再到青春以至成年语重心长……所以你们该庆幸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该感恩父母这近二十年的教养,当然还要感恩这世界给你所带来的所有,包括苦痛。
当然,我所说的感恩和学校所教你的那种充满了做作样子的感恩行为不一样,我希望你们明白的是,学校教你做的事情未必全对,也未必全错。但带着目的的感恩行为,诸如感恩节给父母洗脚、给老师送花、问长辈安康这类带着目的的感恩我觉得大可不必,感恩在心,意即哪怕是你再跟父母闹别扭,你再跟所谓的大道理过不去,你也要从心里知道,是父母给了你生命和生活,是老师让你习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是学校让你有学习知识和道理的地方……所以当你见到你所接触到的一切,你都要心怀感恩去面对,哪怕是苦难,只要你心中没有恶念,苦难便成了你的踏脚石。
但相应的,被寄予厚望就表示背上担有责任,我不知道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很沉重,但事实就是这样,父母长辈的期许从来不单单是带着你自己的未来,还有家庭的未来。虽然说对于家庭未来的贡献,我们可大可小,但终归是有的。你可以说父母的希望不纯粹,但不能说父母不爱你,所以以后的路无论多长,记得责任是每个人生来就该背负的,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总之是你怎么甩也甩不掉的存在。既然甩不掉,索性就把它当做未来人生旅途行囊里东西之一,背着它,走下去……
作为长兄的老掉牙教诲就止于此吧,其实我不应该对你们说这些教诲的,因为我自己在这些方面做的就很不济,希望你们不要学我……但实际上父母说的你们很难听进去,毕竟再大的道理从父母那张教训你的嘴里说出来,经过你们年少青春的耳朵听进去之后,再经过叛逆青春的心的筛选,能真正起作用的话就少之又少了。所以我作为同辈最长者,作为不听父母长辈教诲而且准备以后都不听父母长辈教诲并且现在即使举步维艰也会坚持到底的前车之鉴,告诉你们,父母长辈的有些教诲,该听还是要听的,至于听哪些放哪些你们自己会有自己的评判的。
接下来的话,是作为你们的朋友说的,之前在家上学时丽丽不常在我身边,所以之前有些话不常听到,现在我把这些话原样通过文字的形式写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经常对卓、雅两个妹妹说:“我既是你们的哥哥,又是你们的朋友。所以以后有些你想分享却不能说与父母听的,都可以说给我听。”
其实我这一生本不需什么实质意义上朋友的,因为独处时阅读和思考所得便比得上所有的朋友,但毕竟身处社会,免不了与人交际,发生关系,所幸的是自己确有几个称得上能以心换心的朋友,这些朋友带给我的东西比我一个人在阅读与思考中所得的还要多,所以他们便成了我的朋友。但我向来不知如何维护朋友间的关系,与我而言朋友不用事事都在一起做,也不用要你来你便来的那种过分要求,而是你我闲暇时,一盏茶,一盘棋,一个问题,亦或是就在一个空间内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觉得尴尬,这便是朋友。
你们如何交友,自有你们自己的选择。所以便不多说了。至于我,你们可以视我为朋友,也可以另外找个关系网把我单独挂起,你们只需记得,有些问题,找我或许有帮助就可以了。
无论是青春的懵懂爱恋,还是小小烦恼,或者是那些令你头疼的问题,都可以说与我听,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肯定对这些你们眼中的疑难有所帮助,实在不行,我也可以当你们的心灵导师,开解你们。当然,我所说的你们可信可不信,可部分信可部分不信,我所说的不是哪个国家的金科玉律,也不是父母长辈的敦敦教诲,而是作为寻常朋友的建议,可采纳,也可不采纳……
这就是我作为你们朋友的第一条建议:所有人对你说的话,可信可不信,可部分信可部分不信,就是不能全信,哪怕是父母长辈的话也是一样,其实父母长辈的话都不要紧,最紧要的是你身边朋友的话,无论是以什么理由作为你的朋友,他们所说的话你一定要自己有所甄别。你要学会有自己的判断,判断这些话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原由、信了会有什么后果、不信又会有如何结果……经过自己的判断之后,你才能知道这些话是否可信、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
简而言之,就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作为第一点建议,也是最重要的建议,因为现在的社会盲从者太多,而且中国现代的教育正在一步步培养更多的这样的人,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从这一层面来说只是在教我们“知其然”,再进步一点,也只是教我们“知其所以然”,却不会教我们“知其所不然而然”。我们所有的人在遭遇某件事的时候总会先想到“这件事是这样的”,再深入一点还会想到“这件事是这样的原因是那样的”。但大多数人绝然不会想到“这件事不这样做那样做的话会怎么样”……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一批“遵从社会意志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反其道而行的逆行者”,纵使知道有些“反其道而行”并不会犯法、并不会让社会走向偏路,社会意志也不会让其正当地存在,所以现代教育便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社会所承认的成功者,而不是你自己所期待的模样。
那么第二点建议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你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受外界过多的影响,对于所有事情、所有人、所有观点,你们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之后才能有自己的判断,判断之后才能有自己的选择。
这一点,我可以当个教材,其实从小到大,但凡事关自己的大事我从来没有过问过自己的父母长辈,甚至连可以话家常的老师朋友我都未曾听去过他们的建议,结果呢,你们也看到了:现在的我,思想独立,但经济困难。我希望你们不要像我这样,思想独立,生活也要过得去!
我做某些事有全然不顾结果的感性、也有了然于胸的理性,但我知道在做之前结果是怎么样的,所以任何结果我都可以接受,我的行事为人乃至三观你们不必学、也学不来,因为我知道,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很难会有我这样深的感触和思考。经历过一些事后,我便有了选择,我的未来是步步凶险的江湖。但你们不同,你们是二十郎当岁的妙龄青年,所以我这条路你们行不通,我也不建议你们行,你们对于自己以后的路要有自己的考量,不用打着精细的算盘事无巨细,也不要事事粗心大意全然放过,做自己就好,事无巨细你们现在的年纪没能力,粗心大意思考、判断、行事必然没有好结果,就有自己思考这方面,我建议:你们当有自己的思考,却不用所有的事情都能考虑在内,也不要所有的事情都全然不顾结果,你们要做就做自己,如果有人诘问你们,你们就大声说:“做自己,无须理由。”我想作为00后,这点勇气该是要有的。
你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自己思考,还要学会如何进入深度思考。
因此我建议你们在以后可以适当的少些无用的社交,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好好规划下来,这些时间你们可以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平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好好休息。我的建议是:这些时间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用来培养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习惯,阅读不要净买些情情爱爱、打打杀杀的小说动漫,里面还是要有关于历史文学、辩理哲思、人文地理的读物,小说动漫当做消遣浅读过过瘾就行了,至于有关其他的读物,是要细细品读好几遍才行的,这些书是用来培养和深化自己的内在气质的。阅读时不要觉得它们枯涩、或者觉得自己梦回文史课堂那般可怖,而是从一开始就把读它当做享受。当你进入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状态,外界所有的事物都不能与你自己大脑中所思所想和那些碰撞出的火花所衍化出自己的内在气质所媲美的;二,用这些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或者歌舞、或者乐器、或者运动、或者去外出赏景。我把这条建议写在这里,并不是要你们能身负一技之长,而是要你们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让你们体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从中感受,享受自己喜欢的事物所给你带来的乐趣,这就足够;三,用这些时间,彻底去放空自己,好好休息,加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休息时间,好好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放个假,排排污,以便迎接接下来的日子;四,用这些时间再加上可保证自己健康的休息时间以外的时间,去充实自己,学习一技之长,以保证自己在未来的社会洪流中不会被淘汰,可以考证、可以兼职、可以做志愿者、可以参加学校的学生会活动……你们自己以后遇上诸般事物时,这些经历对于你们来说是自己积攒下的财富,别人怎么也偷不去的。当然我建议你们不要为做某件事而做,你知道这件事你确实能够应对,并且确实对自己有益处而再去做,如果选择做了,就要做的漂亮,要让自己满意。
我想,以上四点,你们会推说没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先说时间精力吧,你们自己去想想现在人的生活状态,哪里没有时间?有时间追剧,有时间刷视频,有时间看那些无脑爽文和看似教人正确看待世界和事物的毒鸡汤,却没得时间做以上这些事,那属实是可笑了点。你们也不要因为别人在那样做而觉得不公平之类的,盲从效应是人类“懒”的本质衍化,父母长辈自小时就会在你跟前刷着自己的手机看那些有的没的,长大了又有同学和同事一样在刷着手机看那些有的没的,所以我们的潜意识便觉得如此是正确的,这样一个个由盲从者组成的社会群体接连出现在社会,不知道自己思考,只知道人云亦云,所以最后左右都逃不出被PUA的下场。幸亏人云亦云前所发出信息和决定大多数是经过正确考量的正确选择,亦或者是被包装成正确的模样,要不然整个社会不是在试错的过程中跌宕,就是在一错再错的深渊中一直下行。
我也不是不让你们去刷视频、追剧、看无脑爽文和毒鸡汤,只不过是少去做这些事情,至于“少”这个量在哪里,得你自己做决定,有了何种决定便有了何种所得。
另外说说做这些事情所需的财力,其实也并不用花费多少,只不过自己少买点零食少享一点口舌之福、少买点身外之物少点攀比之心,慢慢攒下来,总归是够的。先说阅读,现在社会,阅读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一本实体书少则十几块,多则几十块,慢慢攒总归会有的,当然花这笔钱要花的有意义,别买来当做垫桌脚的烂木头或者是当做可回收的垃圾,其实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可读并且令人发省的读物并不多,每个门类可罗列出的可读并且令人发省的读物不出百本甚至不足十本,有些还是原生思想和规律的衍化,只要读了原生之书,其余思想和规律一览便知。如果又推说百本甚至十本很多的,那“活到老,学到老”的老掉牙的教诲又该不偏不倚落在你们的头上。而且现在来说,阅读也不用本本都是实体书,虽然实体书有质感,也有保存的意义,但科技化的电子书既然存在,那就是合理的,只不过应用他的人不知如何用,所以在科技时代发展的时候,有了新的产物即“碎片阅读”,然后市场上就出现了公众号、看点说说、视频文案诸如此类都应运而生,这些东西有些事可读的,但里面都或多或少夹带着自己具有侵略思想图谋的“思想炮火”,所以在没有辨识能力之前,把它们当做茶语饭点的餐后读物即可,千万不要觉得那是至理名言,要不然你自己的思想就会成为他们“炮火”侵略下的奴隶。除去这些夹带“私货”的餐后读物,再经过层层筛选,剩下的就是可供你选择的真正意义的精神食粮。至于读什么,在哪读,怎样读,你们可以私下找我,亦或是等我有时间再写一封信讲讲自己的见解。
深度思考就更不必说什么财力了,一杯水,一个桌子,一张纸,一支笔,亦或是一张床你就可以进入深度思考的境地。
那兴趣方面所需要的花费,其实也不多,例如一个普通吉他,一张瑜伽垫,还是免费的旅游景区亦或者是十几块到几百块不等的门票,这些攒一攒,从自己贪婪的欲望里抠一抠总会有的。
而一技之长所需花费,自不必说,除了自己攒下的,父母长辈肯定也会支持你的。
当然要做这些,就不要虎头蛇尾,要懂得坚持。
这么长的信,恐怕你们是第一次见到,我也是第一次写,希望你们不要觉得这是棉裤文章,显得又臭又长。再唠叨一句,记住,我这些只是建议,你们可以选择不听不看,紧要的是,无论身处江湖身陷泥潭的我,还是刚要踏出社会准备独立生活的你们,我们之间是兄妹,亦是朋友。
洋洋洒洒写下这近五千字的长信,也该说结束的时候了,其实这封信要义就是:
人生前途艰险,做自己,且慢行。
祝你们
终能在人生旅途中找到自己
终能在找到自己后做自己
终能在沿途赏到不一样风景
终能成为别人心中不一样的风景
……
你们的朋友和哥哥
2022年6月1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