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读书系列之提炼书中精华的公式(3)

友情提示:本系列内容为本人学习一门读书相关的网课内容为主,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检验。

如题所示,想要提炼书中精华,首先要给书籍分类。书籍的分类方式有很多,比如按照主题、领域等。分类是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按照书籍写作结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能够提升阅读的效率的精准度。

书籍分为两类,故事类和论述类。故事类的书就是以讲故事为主;论述类书籍主要以论述为主,简单来说就是要说清楚、讲明白某些观点。

故事类的书,比如《明朝那些事儿》;论述类的书,例如《上瘾》。

题目中提到了公式,我们首先来说故事类书籍的公式。

例子我就不举了,小时候课本里有很多。我们在给别人讲故事的时候,都是先想到这个故事的梗概,然后在把细节一一讲给别人。这个梗概就是我们把故事精简以后的结果,而精简是为了提取故事的核心信息

故事的核心是什么?是人物和事件,也就是“谁”和“做了什么”,其他的时间、地点、天气什么的都是为了辅助核心。

当然,大多故事的人物和事件都很明了,但是人们很容易忽略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另一个核心要素——人物的目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物和事件是故事的基本要素,而目的是推动事件发生的原因。

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是故事类书籍的阅读公式“人物+目的+事件”。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掌握了故事的核心,不会过分关注核心以外的细节,走一些阅读中的弯路。

比如推理小说中的杀人事件,谁杀人、为什么杀人才是重点,而什么时候啥的、在哪儿杀的、怎么杀的,只是为了辅助杀人和为什么杀人。

有的书,整体是一个大故事,又有很多小故事组成的。我们可以用公式列出每个小故事的核心,梳理出整体的脉络,然后将所有的小事件串联起来,就是一个大故事。

举个例子,假如你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知道ta做过了什么、为什么做,将所有的核心组织起来,也就搞清楚了ta是什么样的人。

这一部分,我们说论述类书籍的阅读公式。

论述类书籍和故事类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写作构架是“论述”还是“叙事”。

对于论述,我们都知道“论点”、“论据”、“论证”,为了更简单的来提炼论述类书籍的核心,我们介绍2W公式。就是What(是什么)和Why(为什么),只要我们搞清楚论述的两个W,论述的核心我们就整明白了。

我们继续举例之前提到过的《上瘾》中社交酬赏的概念。第一个W,书中解释社交酬赏就是用户在网络上做出一些行为后,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社交认同,也就是在社交方面收获的精神鼓励。

第二个W,为什么会有社交酬赏这个概念,书中解释说是因为人是社会化动物,需要靠社交互动来让自己被接纳、认同、重视。

这样,书中近一页的内容来解释“社交酬赏”的概念,用2W公式可以用两句话清晰地概括出来,然后我们可以提炼成这样的形式:

社交认同感——社交酬赏——社会动物需要社交认同感。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举个例子,拿我们几乎人人都在用的微信来说,有人在朋友圈发了动态,别人会给ta点赞,这个赞就是别人对ta的一种认可,也就是社交酬赏。

如果我们把一本书中所论述的所有观点都用: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再补上一个案例,一张图表就能提炼出整本书的框架和核心内容。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不管你啥感受,反正我听到以后就觉得好神奇,以前虽然看了很多书,但是从来没有这么做过笔记,如果按照这两种方法做笔记,相信我也不会读了那么多书,越读越觉得自己不会读书了。

但是如今,我找到了方向和方法,只求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论。希望你也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读书系列之提炼书中精华的公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