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胜利渠精神传承新时代

 为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7月26日,在中共枣庄市峄城区委党校讲师、红政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宏军带领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一行到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胜利渠纪念馆、中共峄城区委党校古邵分校参观学习,并观看纪录片。

据了解,自1976年开始,枣庄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古运河韩庄至台儿庄段,开始了胜利渠开挖大会战,8万人齐上阵,艰苦奋战8年,开挖了80华里的引水渠,建设了11处提水站,为峄城、台儿庄两区的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胜利渠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胜利渠纪念馆、“知青让杠”雕像、知青大食堂、知青宿舍等地。通过聆听刘宏军主任讲解,全面了解了为改变枣庄南部落后局面,从1976年开始,枣庄人民10年的时间里,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用朴实的双手、厚实的膀背,凭靠肩挑、筐抬、手提、车推的原始生产方式,挖通了古运河韩庄至台儿庄段约80华里的引水渠,建设了11处提水站,为峄城、台儿庄两区的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看着一件件历史遗物、一幅幅历史图像,全体指战员不时驻足停留、陷入沉思,切实感受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胜利渠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中共枣庄市峄城区党校古邵镇分校多媒体室,实践团成员观看了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胜利渠修建过程、枣南稻改和知青下乡的纪录片。20世纪70年代初的枣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因紧靠运河,地势地洼,“十年九不收,年年有水害”,小麦亩产不到100斤。 农民为了高产,小麦换成玉米,玉米换成地瓜,当地至今还留传着“地瓜干子当细粮,养几只母鸡当银行”的说法。为解决群众的生活需求,1975年,枣庄市决定实施“稻改工程”,在峄城、台儿庄区实施40万亩的稻改。 由于工程必须引用微山湖水才能完成,因此,挖渠引水成为了当务之急。据中共枣庄市峄城区委党校讲师、红政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宏军介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时挖掘条件非常艰苦,老百姓全靠扁担、土筐、石夯等工具进行挖掘,每人每天能挖三立方土石。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英雄的人民群众用粗糙的手、铁硬的膀背,凭靠肩扛、筐抬、手提、车推的原始生产方式,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历时9年,上阵超过了8万人,完成了915.85万立方米土石方,1250万个用工日,在1985年10月硬是挖掘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胜利渠”。

建成后的胜利渠,灌溉面积达八十余万亩,是枣庄市最大的大型灌溉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引湖灌溉区。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胜利渠的投入使用与不断完善,使得枣庄的受灾区成为了丰盛的粮食产地,旧貌变新颜,有枣庄江南之美称,为枣南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的胜利渠虽然已然退去昔日的雄伟壮观,但是现在仍然发挥着泄洪、防涝防旱等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胜利渠在更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枣南地区的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象征,是枣南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对枣南的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的继承与延续。

在参观学习后,实践团成员的感悟极为深刻,纷纷表示“胜利渠”精神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和情怀、风骨和操守,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另外,要以支援建设“胜利渠”和稻改的知识青年为榜样,把青春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去,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书写人生华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