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学习法

日更打卡(117)

《幸福的方法》作者提出了两种学习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1)有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从孩提时代就被刻在我们脑海里的这种先苦后甜的模式,是我们唯一熟悉的生活方式,然后,“忙碌奔波型”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选择了。

让学习本身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尤其是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因为那是最独立的学习时期。

父母与老师都希望孩子们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们自己必须首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的、最重要的财富。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对做社会工作者感兴趣,并开始考虑这个选择的得失,这时老师就应该鼓励他,而不是告诉他做生意可以赚得更多;如果他想从商,父母也应该支持他,而不是告诉他从政才是他们对他的期望。

当强调成果(实在的目标)多于养成对学习的兴趣(无法衡量)时,学校其实已经是在鼓励忙碌奔波的信念并且抑制孩子的情感成长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实上情感不仅是追求终极财富(幸福)的必需品,而且也是追求物质的必需品。

那么,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在学校过得更开心,同时又不影响学业呢。

心流体验,拥有清晰的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心流体验所带来的是更高层次的幸福,它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即未来的成果”。

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会影响学生拥有心流体验:一是有压力的环境,因为这样会带来焦虑;二是没有挑战性的环境,因为这样会使人觉得无聊、厌倦。

我们应该教给所有的孩子: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帮助。

人类最大的贫乏,就是事事顺心如意,无须努力,最终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

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对孩子)通常的反应就是去帮助他们。事实上,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迎接挑战。这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我们必须抑制那种自然反应,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应对各种困境,茁壮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