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号称不倒翁,乱世中经四朝十帝游刃有余,其人生哲学被后世诟骂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冯道生于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代时期,用不要脸地方式周旋于权贵之间,他的信念只有一个:活下去!他这种有悖于人伦道德的处世之道,被后世的史学家所不齿。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难免都有命如草芥,朝不保夕之感。在那个普通人活不过两集的乱世,他却如“不倒翁”似地活到了全剧终。

冯道出身于书香世家,喜欢读书,以沉醉于书海为乐事,达到了出尘脱俗地境界,世间的喧嚣纷扰可以 做到充耳不闻。

他喜好读书的名声远播,一度传为佳话,最终传到了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的耳朵里,将他召入门下做了一个 小官。

读书人口直心快,不久便惹怒了刘守光,关进监狱。估计是这一次牢狱之灾,让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从此变得圆滑至极。 出狱的他马上投奔晋王李存勖,谋职于监军张承业门下。

冯道德文章深得张承业之心,爱才的张承业非常敬重他,在李存勖跟前多加赞誉冯道,因而他接连得到提拔,从此飞黄腾达,历任郎中、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然而,生逢乱世,百姓水深火热,皇帝也如走马灯一样的在轮换,李存勖很快被叛将李嗣源杀死取而代 之。

满朝文武如鸟兽散,唯有冯道文章盖世,非但免于一死,还被授予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后又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重职。

唐明宗死后,唐愍帝即位,冯道仿佛并不在乎皇帝是谁,只管继续当他的宰相。

不久兵变,唐愍帝跑了,旧皇帝还没死呢,冯道就屁颠屁颠地率领文武百官迎来了新皇帝李从珂,将其拥立为帝,是为后唐末帝。

唐末帝也没干多久,又被新来的皇帝石敬瑭所灭,冯道继续担任宰相一职。

不久,后晋又被辽太宗耶律德光攻灭,耶律德光久闻冯道大名,向冯道请教救天下百姓之计,冯道奉迎地说道:“如今天下的百姓即便佛祖再世也救不了,只有皇帝您才能救得了。”辽太宗非常高兴,对全城百姓秋毫无犯。

然而,耶律德光不久就死了,汉军收复失地建立了后汉,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冯道又被授予太师之职。

后汉也没过多久,被郭威起兵攻灭而建立后周,冯道继续担任太师。

郭威死后,冯道又服务于其子周世宗,直至病逝,享年73岁。

冯道在短短的三十一年之中,经历了四个朝代的更替,以重臣的身份服务于十位皇帝,活得有滋有味。

“忠君”并不是他的信条,他的信条是“活下去”。在皇帝频繁变换的乱世,他从来不急于站队表态,始终是一个冷眼旁观的路人。当那些如强盗一样凶狠的皇帝们在恶斗的时候,他沉默是金,谁干赢了,他就为谁提供服务。对于利益的谋取,他从来只是“顺取”,从不“逆夺”。

皇帝换得越频繁,冯道的权重越高。人们以为他是在为皇帝打工,事实上他才是真正的老板,皇帝们在轮流为他打工。

他用灵敏的政治嗅觉代替他的道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自鸣得意地写了一首名为《偶成》的诗,算是给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做了一个较为恰当的总结: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要因为大环境不好而抱怨,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都是有希望的。至于谁夺得天下,谁又失去天下,那都是平常人无法改变的事实。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胜利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只要坚守道德的底线,人生的道路就是通畅的。只要心中没有恶念,就算处于虎狼之中,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史料来源:《新五代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号称不倒翁,乱世中经四朝十帝游刃有余,其人生哲学被后世诟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