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习第81天

12.8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①。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②,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gǔ lí)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③。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 在所益乎? 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译文:

鲁国有意任命慎子为将军。孟子说:“不先教导百姓做人处事的道理,就要他们去打仗,这叫做加害百姓。加害百姓的人,在尧、舜的时代是不被容纳的。即使一仗就打败齐国,收回了南阳,这样也是不可以的。”

慎子脸色一变,很不高兴地说:“这我就不了解了。”

孟子说:“我明白告诉你吧。天子的土地方圆各一千里;如果不到一千里,就不够条件接待诸侯。诸侯的土地方圆各一百里;如果不到一百里,就不够条件奉守宗庙的典籍。周公分封在鲁国,方圆各一百里;土地不是不够,但实际上少于一百里。姜太公分封于齐国,方圆各一百里;土地不是不够,但实际上少于一百里。现在鲁国有五块方圆各一百里的土地,你认为假如有圣王出现,那么鲁国的土地是在应该削减之列,还是应该增加之列?不费力就把那里的土地取来并入这里,仁人尚且不做这样的事,何况是用杀人来得到土地呢?君子侍奉国君,只是努力引导他走上正途,立志于行仁罢了。”

【注】①慎子:鲁国的大臣,慎滑厘。应该不是慎到或禽滑厘。根据《庄子·天下》,禽滑厘属于墨家,慎到则是“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此二人皆非用兵之人。

②南阳:即汶阳,在今泰山西南,汶水之北,是当时齐国和鲁国争夺的要地。

③俭:少于。



12·9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xiàng)道①,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译文:

孟子说:“今天侍奉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辟土地,增加财富。今天所谓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谓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正道,不立志行仁,他们却设法让他富足,这等于是让夏桀富足。他们又说:‘我能为国君邀结盟国,每战必胜。今天所谓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谓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正道,不立志行仁,他们却设法为他拼命打仗,这等于是帮助夏桀壮大。顺着目前这条路走,不改变今天这种风气,即使把天下送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安稳的。”

【注】① 乡:同“向”。



12·10 白圭曰①:“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mò)道也②。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yōng sūn)③,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④,无君子⑤,如之何其可也? 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译文:

白圭说:“我想采用二十抽一的税率,你认为如何?”

孟子说:”你的办法是貉国的办法。譬如,一万户人的国家,只有一个人制作陶器,可以吗?”

白圭说:“不可以,陶器会不够用的。”

孟子说:“那个貉国,各种谷类不能生长,只能生长黍;没有城墙、宫室、祖庙与祭祀的礼仪,没有诸侯之间赠礼与宴请的往来,也没有各层官府与官吏,所以征税二十抽一就够了。如今在中国,去掉社会伦常,取消各级官吏,怎么行得通呢?制作陶器的人太少,尚且不够国人使用,何况没有官吏呢?想使税率比尧、舜的标准更低的,是大大小小的貉那样的国家;想使税率比尧、舜的标准更高的是大大小小的桀那样的暴君。”

【注】①白圭:先秦商业经营思想家,名丹,字圭,周国人。梁惠王时在魏国为官,曾筑堤治水,发展生产,主张减轻田税。

②貉(mò):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国家。

③饔飧(yōng sūn):用饮食来招待客人的礼节。

④去人伦:指没有各种礼节礼仪。

⑤无君子:指没有大小官吏。




12·11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jiàng)水。洚水者①,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水的成效,胜过大禹。”

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顺着水性发展,所以他把四海当作蓄水的大坑。现在你却是把邻国当成蓄水的大坑。倒流泛滥的水叫做大水,大水就是洪水,这是有仁人所厌恶的。你确实错了。”

【注】① 洚(jiàng)水:大水泛滥。



12·12 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不讲求诚信,还会有什么操守呢?

【注】①亮:同“谅”,诚信。




今日学习:

1、孟子的天下观: 勿“以邻为壑”

孟子在谈到邻国间的关系时,多次提到不要“以邻为壑”,也就是把邻国当作排水的坑。这其实是儒家倡导的“仁”在国与国关系上延伸。“仁”就是要“推己及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在国际关系上的体现就是不要“以邻为壑”。

当今中国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一些诸如气候变化等的重大问题要全人类共同面对,而不是把问题转移到别国,也体现了对于孟子不“以邻为壑”的天下观的传承。

2、为什么不能唯KPI(关键绩效指标)至上?

KPI是很多企业和组织的人员业绩衡量的一个指标,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能够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联系起来,并且能够定量地对直接创造利润的贡献做出评估。

但是,如果一切以KPI为中心,也会导致很多问题,樊登老师就曾说,只看KPI会导致员工“动作变形”,也就是员工为了完成KPI而不择手段,从而牺牲其他与KPI无关但是长远来看对企业和组织来说正确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学习第8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