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3

1. (1)逆向设计是什么

教师在开展教与学活动前,先要思考这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先关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一步,确定预期结果;第二步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第三步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2)为什么(逆向设计是最好的设计)

只有使用逆向设计明确知道预期结果,老师才能更加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

许多老师是从输入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固定的教材、擅长的教法、常见的活动开始思考教学,而不是从输出端即从预期结果思考教学。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关注学生的“学”。这样教师很难发现(而学生很容易感到)如果没有设置明了的学习优先次序,很多学生会觉得日复一日的学习是很困惑和令人沮丧的。容易造成学习的无意义感,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教学会变得困难重重。

(3)如何进行逆向设计(结合具体课例说明)

        以初中写作课《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为例。

逆向设计第一步确定教学优先次序,结合课程标准确定哪些是学生必须要理解的。预期结果是学生能够理解描写比较不同的人时使用的句型、词汇、篇章结构、衔接手段、审题、列提纲等方面。预期结果就是学生能够根据这些方面完成比较两位好朋友和自己异同的描写。

第二步收集证据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在完成表现型任务中的观察,具体来说在完成预习单、参与小组讨论、独立完成有支架的写作练习时是否能够胜任,来获取教学反馈。第三步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教学顺序和教学资源。比如在优秀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知道篇章结构、主题句和支撑句,以及如何表达观点,湛老师选择了一篇有学生常犯的错误的作文让学生修改,并且在课上让学生展示优秀的范文。

2.(1)理解的内涵

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地和有效的应用和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

(2)现实中的问题

聚焦活动的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

(3)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的运用和迁移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表现型任务而不仅仅是在有提示的情况下复现或回忆知识。

(4)如何评估学生真正理解(举例说明)

学生能够做事情,比如我们在研课群的学习打卡,感觉自己对字面意思都懂了,但实际根据王老师设计的共读书目来回答问题时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或者表述出来没有层次没有关联,这就没有理解。听完理论大课完成实操作业后能真正把自己的思路讲解出来,让所有人都明白算是一种理解,感觉自己还没有达到这种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