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9

                                                        亲密的人


      先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脾气属于那种来得快去得快的,而他在我面前总是笑脸相迎,他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甚至在我无缘无故对他发脾气的时候还能笑嘻嘻的说他做错了,所有都错了。为此我反思过很多次,总想着对他更加温柔,更加善解人意,他却说:“那就不是你了,不用特地改变,但是总生气对身体不好”。

      今天也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对他发了脾气,我摔门而去,到楼下“暴走”解气。走到围墙边,看着外面池塘里的芦苇随风飘扬,无所依偎,无所奔向,想着如果某一天我再对他发脾气后他不再哄我了,不再来嬉笑着对我说:“我错了”,那我该怎么办。我所有的任性都是因为我知道他能够包容我,就像陈奕迅说的,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在父母的溺爱里长大,从来只知道去索取,好像是“本就应该这样”,他们不需要我反馈什么,只要我能长大成人就可以了,所以造成了我需要被爱,在不确定对方是否爱我的时候我会去旁敲侧击的“询问”,亦或是通过一些不可理喻的行为,去确定对方是爱我的。我在这里不是斥责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而是反思自己的博取关注的方式总是以伤害别人为代价,这是一种自私的确定自己有人爱的方式。

       在没有和先生认识之前,我把我所有的脾气都发给了父母,甚至让他们落了泪,因为外面的人并不会理睬我的抱怨,我怂的只能和他们发脾气,久而久之,他们成了我的情绪垃圾桶,而我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甚至会去pua他们,不接受我的负面情绪就是不爱我的表现。现在想一想,如果我为人母之后,我的孩子对我发脾气,我大概会被“气死”吧,用了这么多精力和青春培养的孩子,最后带给我的只有抱怨和倔脾气,每天和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身体哪里哪里不舒服,这样的孩子不要也罢。可是父母在我身上存在这么多毛病的情况下还是抚养我成人了,并且婚礼前期还是一遍遍的和我说:“父母在哪,哪里就是你的家”。

       我们总是把负面情绪给到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逼”着他们去接受。和先生认识,并且感情稳定之后,我把“炮筒”转移了,我妈打趣说,以后再也不用去消化你的脾气了,总算松口气了。他们这些年来承受了太多,亲密关系成为了负担,而这种负担也只能他们自己承担和消化。

       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多数人都是巨婴,我们把父母的哺乳当作理所应当。我看网上很多新手妈妈都会抱怨孩子会和除了自己之外的人格外亲近,而视自己为无物,只有当饿的时候才会奔向妈妈的怀抱,有人回答,那是因为婴儿早就把你当成他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食物,谁会在没有必要的时候对自己本就拥有的东西给予过多的关心呢。这样来看,人类从一开始就对亲密关系持无所谓的态度。之后再随着身体和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如何关心身边的人,却和父母越走越远,我们把耐心和积极向上的一面给了同事,给了领导,给了同学,唯独不给亲密的人留一份。每天在单位干劲十足,吆喝着,这个领导早,那个领导好,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手机,瘫坐在沙发上,和家里人没有任何沟通,一旦有人对你的行为提出异议,马上就会不耐烦的怼回去:“累了一天,玩会手机怎么了”。

       亲爱的,没有人需要为你的不顺买单,那些愿意聆听你抱怨的人,他们是真的爱你的,对一个爱你的人持续负面输出,是不是不太公平呢。生来为人,没有人是比谁更高级的,既是平等,那别人爱你,你是不是应该报以爱呢。我们总是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当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诉求平等的人竟然也作出了不公平的行为,这是不是很可笑。

       没一会,先生就跑到我身边,依旧是嬉笑着说:“我错了”,我问:“哪里错了”,他说:“哪里都错了”。其实明明是我错了······坐在车上,看着他认真的侧脸,觉得眼前这个男人眼神应该不太好,找了我这么一个不成熟的女孩子。

       竟然是你,还好是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