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二)统一六国

上期讲过了秦始皇亲政,这期讲秦始皇统一六国。

嬴政亲政以后,先后从太后赵姬和丞相吕不韦手里把权利都夺回到自己手中,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统一六国了。

一,韩国

春秋时期晋国是个强国,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通过“晋阳之战”把晋地给瓜分了,这次晋国被瓜分也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分水岭,所以韩、赵、魏都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国家。

韩国国势最强的时候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进行变法,韩国形成了小康之治。但是由于韩国地处中原,又被四个大国魏、齐、楚、秦所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是七国中最小的,实力也是最弱的。

那么韩国是怎么活下来的呢?原来韩国以制造兵器弩和利剑,为各国所畏惧。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韩国的剑异常锋利,在战场上可斩坚甲铁幕。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七国中的最强,韩国与秦国比邻,又是最小最弱的国家,自然觉得岌岌可危,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妙计,燕王派水利专家郑国去秦国劝说嬴政修建一条水渠,这条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达 300 余里,修建水渠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的修建可以灌溉更广阔的土地、提高粮食产量,是个千秋万代都受益的水利工程,但是却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对于韩国来说,建了郑国渠就代表着秦国灭韩的步伐至少可以减缓十年。

嬴政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弊关系,但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毅然决定修建水渠,哪怕暂缓一统天下的计划。于是公元前246年秦开始修建郑国渠,郑国渠的作用远不止是助力秦国的发展,在往后几百年的时间里都为生产灌溉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国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韩非,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出身韩国宗室,一直想要报效国家,可是韩王并不采纳他的建议,但是他写的书籍传到秦国,嬴政却对他的观点大为赞赏,他觉得韩非的著作简直就是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成就帝业的百科全书,就是为他而写的。

嬴政把韩非的书拿给丞相李斯看,没想到李斯和韩非是同窗,他们同时拜在荀子的门下,李斯评价韩非的才能十倍于自己,秦王更加心动了,他想见韩非。于是李斯就去韩国邀请韩非,李斯是楚国人却在辅佐秦王,韩非就非常瞧不起他,便一口回绝了,李斯又去韩王那里要人,又被韩王拒绝。

嬴政知道后大怒,起兵攻韩,韩王赶紧派韩非为使者去见秦王,秦退兵。韩非有些口吃,在论辩上不如李斯,李斯主张“先灭韩,以恐他国”,韩非主张“先灭赵,韩国弱小,随时可取”。

李斯觉得韩非才能高于自己,恐怕有一天会取代自己,于是就诋毁他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如果任用他,他肯定向着韩国而不是秦国;如果不任用他,就是给自己留下后患,不如加罪于他、惩治他。”秦王认同,便治了韩非的罪。”韩非在狱中被李斯毒死。

韩非一死,嬴政攻韩再无阻力,于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走出了统一六国的第一步。

二,赵国

赵国和韩国一样,也是从晋国分出来的,但与韩不同的是,赵国是战国后期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法,变法成功的,实力就会迅速增强,赵国也经历了三次变法,第一次是赵简子的改革,她提倡的是铸刑鼎和奖励军功的政策,这次改革改变了一些阶级关系,也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得到提升,第二次是赵烈侯的改革,这次改革对赵国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次是赵武灵王的改革,他提出的是实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了一个最先进、战斗力最强的新兵种,大大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赵国的每一次改革都不全面不彻底,基本上只是以军事为主,所以赵国的战斗力一直很强,但是改革对经济的促进不大,尤其是未能彻底改变土地制度,那么就解决不了最重要的粮食问题,无论是人口还是军队,粮食都是最重要。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是赵国国力最强大的时候,当时各国交战都是战车在前,步兵随后,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是骑马作战,使军队战斗力一下子提高,所以他对外开拓,使赵国成为了当时举足轻重的强国。武灵王壮年时传位给小儿子赵惠文王,自己到秦国去做变法调研和攻打秦国的准备,但是他把权利看得太简单了,后来他的大儿子造反被杀,他自己则同时遭遇沙丘之乱,被饿死在沙丘宫中,终年45岁。

惠文王在位期间赵国继续发展,而且人才大爆发,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都出自这时期,赵国也成为可以与秦国叫板的国家。

惠文王的儿子是赵孝成王,他在位期间就发生了有转折意义的长平大战,秦国打败赵国,并坑杀赵军45万人,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赵孝成王之后是赵悼襄王,这个襄王喜欢上了邯郸的一个娼妓,便想方设法把她弄进了宫里,史称赵悼倡后。倡后生了儿子赵迁,襄王就废黜正妻所生的太子赵嘉,而将品行不端的赵迁立为太子,襄王去世,赵迁继位。

赵王迁就是赵国的最后一任君王,秦灭赵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赵国还有一位神将李牧,他既能打匈奴、又能抗秦国,几乎无败绩,最后是秦国使用了反间计使赵王迁杀掉了李牧,这也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如此强大的赵国成为了第二个被秦国消灭的国家,秦统一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了。

三,魏国

魏国和韩、赵一样,也是从晋国分出来的,魏国曾经称霸过中原,因为它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进行变法的,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工作,李悝可以说是变法的开创者,商鞅变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李悝变法为蓝本。

除了李悝,魏文侯还任用吴起对军事进行改革,采取武卒制,建立了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国力继续上升,他不断东征西讨,一直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

如此强大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呢?魏国灭亡最根本原因是人才的大量流失。魏国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战国时期许多重要人物都是魏国人,但是却在历史上扮演着改变他国命运的角色。魏国最早流失的人才就是吴起,吴起在魏文侯时期就已经凭借军事改革和对他国的攻占,让其他国家非常忌惮,魏武侯时期,吴起被人设计离间转投楚国,吴起到了楚国之后帮助楚王进行军事改革,使得楚国国力大增。

除此之外,商鞅为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国力跃居七国之首、张仪被秦惠文王重用,他的连横策略瓦解了苏秦的合纵伐秦,范雎是秦昭襄王的丞相,他提出的远交近攻成为了秦国攻伐的主要策略,这些人才都是魏国人。

魏惠王期间魏国国力达到鼎盛,是征战最好的时间,但是由于两次战役的失败,使魏国霸业一去不复返,一个是“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另一个是“围魏救韩”的马陵之战,这两场战役都是齐国出兵解救,当时出谋划策的就是孙膑,而孙膑原本是一直在魏国的,后来被齐国人救走。

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翦的儿子王贲攻魏,攻到魏都大梁时,强攻无效,王贲就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墙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

四,楚国

楚国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南方,西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当时的中华文明中心不在南方,而在黄河流域,所以西周建立后楚国还一直被认为是蛮夷之地,楚国就自己慢慢壮大。

到了春秋时期,整个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楚国吞并得差不多了,而春秋中期的100年几乎都是晋楚争霸,楚庄王时期楚国成为霸主,楚庄王就是“一鸣惊人”的主人公,他非常擅长打仗,他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这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由于楚国在南方,分封制实行的较晚,此时正是最稳固的时候。楚悼王时期,吴起因在魏国受到排挤而来到楚国,悼王马上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这次变法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正当变法顺利进行、楚国又朝气蓬地活跃起来时,楚悼王病逝,吴起也被旧贵族们乱箭射杀在楚悼王的遗体上,楚国变法因此夭折。

嬴政想要攻打楚国,他问王翦需要多少人马,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秦灭六国基本上都是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攻下来的,王翦也是四大名将之中唯一一位善终的,这说明王翦这个人的情商极高,也说明秦始皇对有功的部下并没有过河拆桥,四大名将中秦国白起被赐死,赵国廉颇逃亡国外郁郁而终,赵国的李牧因谗言被杀。

王翦说攻楚至少需要60万人,嬴政又问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嬴政在打下韩、赵、魏之后也是有些骄傲,就派李信率20万秦军去灭楚,王翦因此上书嬴政,称自己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楚国则安排项燕率40万楚军抵抗,这个项燕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李信大败而归。嬴政赶紧亲自去请王翦出山伐楚,王翦到了前线,筑起壁垒严防不战,运用缓兵之计让楚军放松警惕,相持一年后才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刍(除),楚国灭亡。

五,燕国

燕国的位置就是现在的京津冀地区,它的国都蓟就是现在的北京。燕国和楚国一样,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燕国却一直是个弱国,它一直挨打却一直存在着,甚至战国七雄是强大的六个国家加上一个燕。

战国时期燕国最著名的君主就是燕昭王,他招贤纳士,所以乐毅从魏国来到燕国,乐毅和管仲齐名,“才比管乐”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能,邹衍从齐国来,剧辛从赵国来,有能力的人都纷纷往燕国跑,燕国变得富强起来了。燕国与齐国积怨已深,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赵魏韩五国,一起攻击齐国报仇,占领齐国70多座城,齐湣王逃跑,齐国差点灭国。

但是燕昭王去世后,燕国又迅速衰落。燕国还干过一件大事儿,就是燕太子丹意识到诸侯都已经被秦降伏,不可能再组织合纵了,于是就采取了刺杀的手段。他派荆轲携带燕督亢图和秦叛将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诈降,荆轲在向秦王献图时,用夹在图中的匕首行刺秦始皇,结果失败了。

嬴政大怒,于是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大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但鉴于燕的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故暂停进攻。

直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魏之后,秦王才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国灭亡。

六,齐国

齐国是个大国,在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只运用了一些经济手段,就成为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方式,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自己称霸。

到了战国时期,通过齐威王、齐宣王和齐闵王,三代国君的努力,齐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我曾经专门讲过齐国这三个君主的故事,这里不再赘述。

齐闵王后期骄横跋扈被燕国的乐毅打得差点灭国,后来齐国大将田单又收复失地,齐国实力已远不如前。

但是齐国离秦国最远,秦最早制定的统一策略就是远交近攻,所以在秦军大肆兼并时,齐国却可以偏安一隅,这时候齐国本应该发兵帮助其他国家,但是秦一直向齐示好,还重金贿赂了齐国的官员,尤其是丞相后胜受贿,他建议齐王建,既不与各国合纵抗秦,也不在本国加强战备。

秦攻灭了五国以后,嬴政命王贲率领秦军进攻齐都临淄,在灭齐时,王贲吸取了灭楚轻敌失利的教训,避开了齐国正面,侧面进攻,乘虚而入,令齐人猝不及防,一举攻占临淄,齐亡。

至此,秦始皇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始皇(二)统一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