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森的“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感受

首先感谢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的讲解。

一、自我理论

①经验。

罗杰斯关于经验的概念来源于现象学中的“现象场”。现象场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它不强调外部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强调一个人的主观内部世界是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外部世界的。

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罗杰斯所使用的经验概念是指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经验包括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事件,它们能够被个体知觉到,或者具有被知觉的能力。对于经验,罗杰斯曾经这样说过:“它包括意识中的全部现象,也包括个体未曾意识到的事件。”

②自我概念。

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实的个体,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自我概念是有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堆积而成的。

人的行为是由他的自我概念决定的。人的自我概念决定了他接受与处理经验的方式与态度。

③价值的条件化。

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一旦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当作自己的自我概念时,他的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指导,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个体的现实倾向,当他采用这一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觉。

当对某一行为自己感到满意,而别人没有感到满意,或别人感到满意而自己没有感到满意时,就会出现一种困境,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不协调。

二、心理失调

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

一种是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自我概念之中;

另一种是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

第三种是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

三、咨询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结合案例详细分析了七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①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

②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③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的、自由的表达客观的自我。

④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⑤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⑥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⑦由于上一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例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的表达自己。

以上这7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下一阶段的发展变化。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就是求助者人格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灵活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并非相互割裂的,也并不是区分十分严格的。

反思:

为什么有的孩子或者成人会出现迷茫、焦虑、困惑?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养育者条件的价值化了。

鉴于此,我感觉到家庭教育势在必行,家庭教育太重要了,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结合教育电影《戈壁行者》的体验,我再次感觉到:即使是对成年人进行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学习,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会收益更多。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作为一个师者的职业,还是作为一个家长,要时刻觉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努力一点点。

今天的学习又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收获。

感谢家人们的陪伴。

欢喜的迎接光的来临——允许

你可能感兴趣的:(佩特森的“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