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影评

文|温梓

图片发自App

今天应邀和学长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误杀》,影片很多处都是惊心动魄的。其中很多情节跟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剧情有点相似,但此片“教育”这条主线给予我们的道理很深刻。

影评:

1.累计的力量

开片以警察局长办案以及主人公维杰说电影开始,奠定了主人公涉案、局长办案的气氛。

在这里,警察局局长看过了1000多个作案案例、主人公看过了1000多部电影。他们对自己擅长热爱的事业上的付出,一步步在积累。最后完美的演出就是结果。


在琢磨透事物的本质之后,不断的累计,最后就是实践的力量了。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想要做一个领域的专家,就是需要这份执着、要把握实质。

2.把自己所热爱的运用到极致也是完美

主人公的女儿总爱嘲笑他没有文化还抠门,甚至不愿意和他交流。但是主人公热爱电影,对电影琢磨的透透的。在《误杀》中把这个技能展现的很完美,保护了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不代表一无是处。


在我们生活中不乏这种人:我这种没文化的人,看什么书;我什么也不会,没法跟你们有文化的人比……

自我否定,也不会去挖掘自己的热爱兴趣、不懂得发挥热爱事物的作用。因为否定而不敢开始,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其实这有什么呢?学历只是人一生当中的一部分,很多东西或迟或晚只要你想都是可以得到的。成人教育如此发达,60岁学习、80岁出国深造的人也是一大把。没有什么是不能的,就看你怎么做。

3.陪伴是父母能给的最好的教育

主人公和女儿的隔阂,警察局局长夫妇和儿子的隔阂,多少是因为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陪伴而造成悲剧的产生。

主人公的妻子说到一句话“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其实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后果,无非是父母的不正当管教。片中,素查的爸爸是市长竞选人,妈妈是警察局局长。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利,有金钱,要什么有什么。他们都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能给他的只是物质上的满足以及做错事后的纵容。

没有正面管教,没有精神上的陪伴。

主人公女儿的悲剧,一方面也是来自那不沟通、不交流的隔阂。


虽然我还没有到育儿的身份,但是从孩童过来的我很明白:我对父母精神上的爱的渴求,渴望陪伴。

长大之后,父母常常把我们接过去一起生活想培养培养感情。但是年纪过了,那种渴求也不复存在了。青春期的我们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交流,自然隔阂也就在了。

爱需要陪伴,感情的维持除了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也很重要。

……

以上主要是今晚想分享的影评。感恩阅读!

圣诞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误杀》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