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真学而教》

第3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为“真学”而教,也为学生获得而教:如果不为获得,还要教与学做什么?值得一提的是,还要有获得感(伴随知识获得而产生的意义感、价值感),失此所谓的获得亦将归零。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其一,获得感本身就是一种获得;其二,获得感可以化为一种驱动力,进而实现更大的获得。

*保存学习有四种值:一是动力值,即学生想学习的愿望;二是方法值,即学生会学习的方法;三是知能值,即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四是意义值,即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或受用的。他还说,必须至少有一种值增加(即学后值与学前值之差为正量),没有增值的课堂没有意义。学生有获得,能增值,他的学习则是成长性学习。“成长就好”,秉持这样的理解与立场,教学心境将趋向平和、从容、宽敞,留给学生的空间也随之得以拓展、增大

*在教学重心依然更多偏向教师这一头的当下,希望教师能适当隐退,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校长李烈所说,“勇敢地退”;甘于、善于也乐于“站到学生身后",助推他们。做一名得心应手的操盘手吧:当我们能够纵览教学风云、课堂变幻,通晓核心知能、学子心理,善调多方关系、运作节奏时,不正如一个在股海涌浪中处置得法、游刃有余的操盘手?

*一是由专家、学者所生产出来的理念较难也较少兑现为教师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它们成了白条。二是教师经由自我潜心实践、认真省察、充分考量、精准概括而形成的理念并不多,而它们才最“合身”。三是即便教师拥有源于专家或同侪的好的理念,在心里也认同、赞赏、信服它,而又往往在行动中背离,正如杜威所言,“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真正跨越思与行的界限,弥合想和做的裂缝,把所虑与所为融为一体的教师并不多……

真学理念是好的理念,却未必为很多人所了解和掌握;即便了解也掌握了,也未必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人们普遍缺乏真学理念,更少有人对它刻

骨铭心,使之成为安顿于灵魂深处并驱动自我教育行为的自觉与努力。

感悟:时时阅读,时时感悟,时时对照,时时反思,盼望着新的学期开始,能有新的长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为真学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