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候一周回顾 · 210123:我为什么保留恒生指数

最近投资市场好热闹,每周都有新话题。

先是“机构抱团”,然后“抱团瓦解”,这周又变成“重新抱团”

 —— 不过这次的抱团标的,换成了港股里的龙头企业。


一个多月前,屠夫在在交流群里发起了讨论,考虑半天候策略到了2021年该如何精简调整。

不止一位同学对持续两三年低迷的港股表示不看好。在“需要精简”的前提下,近期表现欠佳、看似和内地相关的恒生指数,成了剔除名单中的“大热门”。

最后的调整结果大家也看到了,不但保留了恒生指数,还把它在组合中的权重从5%提升至10%。

巧合的是,组合调整恰好在大涨之前完成,看起来屠夫似乎“预测很准”,其实这个时机纯属运气。

不过,增加恒生指数的仓位,并不是博运气。


有一个强逻辑和一个弱逻辑,让我做出了之前的选择。

一个强逻辑,是「恒生指数背后的公司」。

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把恒生指数和香港市场划等号,认为“买恒生指数等于看好香港”。

错了。

看看恒生指数成分股,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腾讯、美团、小米、阿里巴巴、工行、平安……全是妥妥儿的内地企业。

仔细读读编制规则吧,恒生指数主要以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市值和成交额来确定成分股,而事实是 ——

企业崛起带来的强烈融资需求,让许多优秀的中国内地公司跑到港交所上市去了。

所以,屠夫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环境,这样一个编制规则,对恒生指数背后的公司寄予厚望,才持有的恒生指数。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资产配置亦然,这是强逻辑。


一个弱逻辑,是「恒生指数的自我进化」。

恒生指数的编制规则,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多变化。

上面提到的美团和小米,是在恒生指数编制规则调整、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之后,被纳入为成分股,改变了后者“像个金融行业指数”的迂腐。

而去年年底,恒生指数公司就“优化恒生指数”刊发咨询文件,计划扩大成分股数量、降低权重上限、删除上市历史要求。

上述三点的指向十分明显:降低指数的行业集中度,留出更多空间给传统巨头之外的其他企业。

屠夫看到,一个老牌证券市场正在改变 —— 港交所积极地迎接优秀内地公司“回国”,指数公司不遗余力地顺应时代、自我进化。


至于什么“港股跌久了总会均值回归”,在我看来都是相对次要的。

投资不是买历史而是买未来,狭隘而孤立地以历史推未来,其实不构成充分的逻辑。

仅供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天候一周回顾 · 210123:我为什么保留恒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