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理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

今天讨论一个非常简单却被误读多年的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字面意思大家都理解,就是表达一种从一开始就要抢占优势的态度,但是这句话最重要的却是它隐含的一层意思:即孩子要赢,至少要坚持跑下去。而这恰恰是诸多短视做法忽略掉的一件事:你不担心孩子有一天就不跑了吗?起跑赢了的究竟是孩子还是家长呢?这是个问题

过度教育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首先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

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其次,人生这个赛道不只是跑步啊,起步以后除了有马拉松,还有跨栏,有竞走,有三级跳,18岁之前大家都是一张考卷比来比去,但大学之后还是一张考卷吗?不同人生得到的答案还有可比性吗?毕业后不同工作的成就成就还有可比性吗?任何一个赛道做到出类拔萃的人,他们会在舞台上分享着彼此的人生,相互之间只有羡慕和欣赏。带货带的好的主播可以和云南共青团签约做扶贫代言人,游戏打的好的可以请海归研究生做直播节目策划,搞科研的可以和写童话的郑渊洁相谈甚欢,过去听说一个段子,说小学班级考试倒数第一的孩子哭着回家说学不好习了,他爸爸安慰他说:以后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会来给你打工的。现在这个世界里,你认为这只是一个段子吗?

最后,有一个数学问题,即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但他仍然不一定比家长混得好。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理说能力强的家长肯定更擅长教育孩子,教出来的孩子如果普遍强于家长,那这世界几千年下来,早就是被割裂成几大家族把持了,但实际上你看最终都是被打散的,圣人子女也有不成器的,甚至社会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你觉得自己努努力,孩子就能有出息,实际来看,这跟买彩票幻想自己中奖的概率差不了许多。

子女教育,你要对抗的是孩子还是概率?实际上搞清楚这一点,一切就会好很多,我们对抗的不是孩子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竞争对手,不要天天盯着孩子的“教育问题”,满脑子都是“教育问题”的人,一定是脑子有问题的,因为他连自己怎么活这辈子都没想明白呢,就开始解决孩子问题,甚至要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这份“赢”究竟是家长的荣耀还是孩子的荣耀呢?

接纳孩子的普通,接纳自己或孩子可能是弱者的事实,却不要接受弱者的心态,这才是生而为人父母的健康态度,否则无论赢没赢在起跑线,都难免会面临更大的空虚和迷茫,连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这个世界迷茫的乱撞,即使遇到水上漂浮的稻草,也会抓紧牢牢不放,不是因为人太傻了,而是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已经没得选择了。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里,祝愿每位朋友都有愿意为之奋斗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真的理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