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庄子·齐物论2-庄子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jiàn;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越才智超群的人越闲适豁达,小聪明的人则乐于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像猛火烈焰一样,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碎无方、没完没了。他们睡眠时神魂交汇,醒来后身形开朗;跟外界交接相应,整日里勾心斗角。有疏怠迟缓,有高深莫测,有辞慎语谨。小惧怕让人惴惴不安,大惊恐让人失魂落魄。


这个“其”翻译成他们,但他们指的谁?齐物论,万物齐一,说是庄子最主要的思想观点都在这一篇,果然越来越难懂了。

其发若机栝guā,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

他们说话就好像利箭发自弩机,快疾而又尖刻,那就是说是与非都由此而产生;他们将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誓,坚守不渝,他们持守胸臆,坐待胜机。


这一段太精辟了,自己理解:夸夸其谈,说话很快的人容易说人是非,有时候一个人说话很快看似聪明,机敏,但是真正过脑子说话的人往往都很慢,慢不代表笨,更不代表不机灵。大智若愚,是有道理的,说话办事多想一点更好。而留而不发的人正是有自己的坚守,要评判外事符不符合自己的准则,坐待胜机。短短四句话,太精辟了。

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xù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他们的衰败犹如秋冬的草木,这说明他们日益消毁;他们沉缅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有的情状;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如同垂垂暮年的心,再也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


这一段更震撼我了,是说人忙忙碌碌沉湎于自己所做的事,或得到金钱,或得到心中的名誉,所有这些外物会让人越陷越深,心灵闭塞,忘了最初的模样,也无法拓宽自己的边界。心灵闭塞在我看来是最要命的,也是庄子说的如同近死之心。

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欣喜、愤怒、悲哀、欢乐,忧思、叹惋、反复无常,恐惧,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像乐声从虚空的乐管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面前相互更换、替代,却不知道是怎么萌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这一切发生的道理,明白了这种种情态发生、形成的原因,又怎么能任凭他们发生!


我想说读这一段,完全被庄子的透彻震撼,他在乡间地头,在河边垂钓,脑子里一定从没停歇过,一生不入世,像是个田间老头,却真的不是普通的老头。他思考的不是一亩三分地里的麦苗长得好不好,是整个社会、人的情态。

喜怒哀乐,虑叹变,姚佚启态。从个人表现出来的情绪变化,到人脑子里的思虑,叹息,做事做人的变化无常,到整个社会上人所表现出来的炫耀,轻浮,躁动,作态。无所不包,而这一切日夜轮番上演,从不止息,真的如同凭空吹出的乐声,雨后蒸腾而出的菌类,没有缘由的发生吗?不是,都是有原因的,但是他又感叹算了吧,算了吧,世人不在乎这原因,也就没有必要知道了,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这样的认识也就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然而却不知道这一切受什么所驱使。如果有“真宰”,却又寻不到它的端倪。可以去实践并得到验证使人相信,然而看不见形体的东西,真实的存在而又没有反映它的具体形态。


天啊,这是相对论嘛,事物的辩证统一,任何翻译都不是权威,只能做参考,上述翻译最后几句我觉得不好,但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好。但读原文,庄子的意思应该比翻译更深入。也许要多看几个版本,继续古诗词赏析,希望有一天能真正看懂。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这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但后面他又说: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也就是说类似于,眼见不一定为实,实践检验,你都看不到实形,又如何实践呢。说庄子和稀泥的也许是看不懂,所以觉得和稀泥。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众多的骨节,眼、耳、口、鼻等九个孔窍,心、肺、肝、肾等六脏,全都齐备地存在于我的身体,我跟它们哪一部分最为亲近呢?你对它们都同样喜欢吗?还是对其中某一部分格外偏爱呢?这样,每一部分都只会成为臣妾似的仆属吗?难道臣妾似的仆属就不足以相互支配了吗?还是轮流做为君臣呢?难道又果真有什么“真君”存在其间?


庄子拿一个人的各个器官,来比喻整个社会的结构。每个器官都很重要,应该是协同作用,这个人才能健康,有行动力。各个部位有君臣嘛?没有。庄子不入世但他不消极避世,他一直在观察这个社会,他对治理天下也有观点,不然怎么会有人请他出世呢。最后一句说的就是他不认为世上有所谓的“真君”也就是君权神授。

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无论寻求到它的究竟与否,那都不会对它的真实存在有什么增益和损坏。人一旦禀承天地之气而形成形体,就不能忘掉自身而等待最后的消亡。他们跟外界环境或相互对立、或相互顺应,他们的行动全都像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他们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能不悲哀吗!


这一段看明白了,庄子认为人存在于世,只不过是某个东西的一种载体,一种形式,成为人的那一刻,就是在等待着死亡,这一生,或顺遂或坎坷,都不会增加寿数,死亡是唯一终点。所有人都如同奔驰的骏马,无法让它停歇的。一辈子被无形的力量驱使着,困顿,疲劳,不知道成功在哪儿,也不知道自己的归宿。何其悲哀!

读到这儿感受到了庄子关于人生的观点,他好像在假设或者他确实知道一种更高维度的力量在操控着人这一生,人都是被他们驱使着的,时间流逝,从不停歇。这都可以拍科幻片了,我怎么读庄子读出来了科幻感,哈哈哈

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人们说这是人不会死亡,这又有什么益处!人的形骸逐渐衰竭,人的精神和感情也跟着一块儿衰竭,这能不算是最大的悲哀吗?人生在世,本来就像这样迷昧无知吗?难道只有我才这么迷昧无知,而世人有不迷昧无知的吗!


有人说人死后精神不灭,人就没有死,可这有什么益处呢?庄子认为,人死了就是死了,身体、精神都不存在了,他还自嘲,难道只有我这么愚昧无知,别人都知道人死了精神不灭?哈哈哈

以前我觉得,人死了,但是留下的痕迹,像庄子的这本书,可以泽被后人,还是很好的一件事。那也算精神不灭,有益于人类后代。但是,反证一下,不留下什么,人类会因为没有留下东西而灭亡吗?我不知道…

我觉得人死了,对这个人来说,确实就消亡了。没有灵魂在天堂,也成不了星星俯瞰大地,在死亡这件事上,我们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没有差别。这不正是无神论者嘛?!庄子是最早的无神论者,在那个人人敬畏鬼神的时代里。他可太厉害了,估计什么都不怕。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追随自己已经形成的偏执,并把它当作老师,那么谁会没有老师呢?何必通晓事物的更替并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找到资证的人,才有老师呢?愚味的人也会跟他们一样有老师哩。


我总感觉庄子说的太天马行空了,上一段和这一段完全不是在讲一个事情,不知道是因为流传过程中篇幅错乱还是本来他就是想到哪儿说哪儿。

这段我理解的是说,一个人成为老师,不是他自己通过自己的经验,感受,经历便能想出一套理论教育别人的,如果这样可以,谁都可以为师,何必通晓事理呢。也就是说,庄子认为,必须通晓事理,看过万物万事,是成为老师的必要条件。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还没有在思想上形成定见就有是与非的观念,这就像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达。这就是把没有当作有。没有当作有,即使圣明的大禹尚且不能通晓,我偏偏又能怎么样呢?


这一段太认同了,是与非,黑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万事都有两面性,不应该过早,过于武断的下定论,贴标签,这个对,那个一定错,应该观察事物,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去判断。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有些行为在你看来不可理解,从他的角度一切都是合理的。多些宽容,少些评判,不要好为人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秦|庄子·齐物论2-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