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为什么东晋只派八万人迎战呢?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万,起兵二十七万,南下进攻东晋,秦军在颍口,由阳平公苻融等率领攻打寿阳,一举攻克,前秦主力推进至淝水一线。

面对前秦大军的进犯,在谢安的主持下,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谢玄为前部都督,与谢琰、桓伊统率八万北府军出兵洛涧,抵御秦军。

十二月,前秦与东晋大军在淝水展开决战,苻坚准备采取半渡而击的策略,接受了谢玄要求秦军后退,晋军渡过淝水两军决战的要求。

当前秦军队开始向后撤退后,早先在襄阳之战中投降前秦的东晋将领朱序大声呼喊“秦军败了!”后面的秦军搞不清楚状况,纷纷四散逃跑,秦军阵脚大乱,在晋军渡河突击时,无法组织其进攻。

谢玄率领晋军渡过淝水之后,全力猛攻秦军,前秦军队大败,晋军随后追击秦军,前后有近七十万前秦军队被歼灭或逃散,苻融因战马倒地,被晋军追上杀死,此战后刚刚统一北方的前秦王朝也走到了尽头。

淝水之战对于前秦和东晋,都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面对前秦出动的八十多万大军,东晋却只出兵八万,这是为什么呢?

淝水之战,东晋与前秦的兵力对比并没有那么悬殊

《资治通鉴》中记载:甲子,坚发长安,戒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
战前,苻坚派遣朱序去劝降谢石,朱序“身在前秦心在晋”,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由此可见,苻坚征调的八十七万大军,但是由于谢石、谢玄率领的北府军迅速出击,前秦的大军尚未集结完毕,仅有符融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赶到战场。

此外两国对阵的战场不仅仅只有淝水一个,在淝水开战前,在长江中上游的荆州、蜀中等地,东晋荆州刺史桓冲率军十万,进攻此前被苻坚攻占的襄阳,杨亮率军进入蜀地,进攻涪城,郭铨进攻武当。

苻坚不得不分兵派遣符睿、慕容垂率军五万救援襄阳,八月虽然慕容垂等移师前往淮南,但是晋军在襄阳一线的威胁依然存在,前秦难以全力投入淝水之战。

另外,前秦在淝水战败后,东晋迅速在荆州等多线出击,一举收复蜀地、汉中,将南北分界推向了黄河一线,充分说明东晋调集的兵力远不止淝水战场的八万北府军,至少在荆州还布置着十余万大军,随时准备袭击苻坚侧翼。

淝水战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任命,晋军主将谢玄的职位是“前锋都督”,这说明谢玄率领的八万北府军,只是东晋军队的前锋,与符融的三十万前锋一样,东晋还在从各地调集兵力,可能很多已经在路上了。

但是因为谢石采纳了朱序的先下手为强的建议,提前与苻坚决战,里应外合在淝水大破秦军,导致其他地方的军队来不及赶到战场,所以东晋到底征调了多少军队其实不得而知了。

即使如此,东晋在整条战线上,可以随时出击前秦的军队数量大致也在十八万左右,与前秦已经集结的三十万大军,相差没有想象的那么悬殊,但是淝水前线的八万北府军表现太过亮眼,掩盖了其他人的光芒。

前秦军队的真实数量和战斗力,在淝水前线是迷一样地存在

我们以淝水之战的揭幕战,洛涧之战来看,秦军的战斗力相比于北府军,完全可以用战五渣来形容了,或者说前秦军队的数量夸大得有点可怕。

前秦军队十月十八日攻克淝水畔的寿阳城,俘虏东晋平虏将军徐元喜,龙骧将军胡彬退守硖石,苻坚派卫将军梁成等率领五万军队驻扎在洛涧,沿淮河布防,阻止东晋军队西进。

东晋军决定主动出击,转守为攻,谢玄于是派遣刘牢之率兵五千进攻洛涧,梁成率军迎击刘牢之,刘牢之渡水进攻秦军,大破秦军,斩杀梁成以及弋阳太守王咏,五万前秦军队溃败。

在这场洛涧之战中,刘牢之率领五千北府军,进攻列阵以待的五万前秦军队,大获全胜,秦军主将梁成及数位将领被阵斩,这就反应出了两种情况,要么是前秦军队的战斗力相比于北府军差距太大,要么就是前秦军队水分太足了。

前秦虽然兵多将广,但是组成成分复杂,各路将领心怀异志

前秦是“五胡乱华”时期,由氐族人建立的国家,到苻坚称天王时期,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迅速强大起来,先后灭掉慕容氏的前燕、张氏的前凉、拓跋氏代国,统一了北方。

但是前秦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并未对被灭亡的国家进行宗族清理,前燕、前凉、代国投降后,慕容氏、张氏、拓跋氏都受到了苻坚的封赏,不仅保住了地位,在前秦仍然受到了重用。

虽然如此,这些人能够听命于苻坚,更多的是受到了前秦强大力量的压迫,被迫听令行事,在接受苻坚调遣的时候,恐怕并不会那么尽心竭力的去效力,而且一旦苻坚落败,力量衰落必然要反咬一口。

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后,各军疯狂逃窜溃败,七十多万大军土崩瓦解,但是慕容垂率领的三万本部兵马却全须全尾的返回了,如果说慕容垂在战场上尽心尽力的作战,恐怕连苻坚自己都不会相信的。

苻坚在淝水战败后,慕容垂和姚苌迅速崛起,建立自己的国家,苻坚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北方再度分裂,仅仅两年之后苻坚就被姚苌俘虏并杀死,苻坚好大喜功,却没有意识到队伍大了,就不好带了,淝水之战前秦兵力虽多却力量分散,自然难以战胜拧成一股绳的东晋。

东晋起初以坚守为战略,八万北府军有能力守住一座坚城

东晋在得知苻坚南下之后,首先采取的策略是依靠地利坚守,对于东晋来说,八万用七年时间训练的精锐部队,凭借淮河之利,固守一座城池,是足够了,前锋的八万北府军可以固守待援,可以为东晋朝廷争取更多的时间想办法退敌。

苻坚发兵八十七万,就要承担起八十七万大军的消耗,苻坚自视可以扬鞭断流,同样的八十七万人一天就可以吃空一座山,苻坚只能承担得起速战速决的消耗,如果被北府军阻挡在长江以北,苻坚几乎不可能承担得起这样巨大的消耗。

面对这样的局势,精明的谢安,自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短则三月,长则半年左右,苻坚如果无法渡过长江,就必然会撤军,不撤也不行,国内承担不起消耗,举国之兵尽在淮南,北方还能安稳的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淝水之战,为什么东晋只派八万人迎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