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贺冬凤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深圳
01
莫名其妙踩到儿子雷区
青春期的娃娃,到处都是情绪雷区。
当他们的老妈,真是防不胜防,经常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不小心又踩着地雷了。
这不,我又莫名其妙踩到儿子的雷区了。
周一早上,我按往常的惯例叫儿子起床,因为周一要升旗,看孩子吃早餐的动作有些磨蹭。
我对儿子提醒了一句:“儿子,你的动作可能要快一点,因为今天要升旗,不然的话要迟到了。”
谁知,儿子一听这话,把手里的面包一放,生气地说:“那我就不吃早餐了!”
然后,他就开始收拾书包。
此刻,我心里升腾起一万种委屈:
你昨晚跟我说要吃面包,我就一大早出去买了你喜欢吃的面包。
我只不过好心提醒你一句,我也没唠叨你,你就生气了,真是好心没好报!
看着他气鼓鼓收拾书包的样子,我感觉胸中也涌动着一股怒火,快要堵到嗓子眼了。
对于一个老虎孔雀性格的妈妈来说,使劲憋着,着实难受。
我意识到:
情绪来了堵不如疏,我要允许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我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接纳孩子的情绪。
人都是有脾气的,除了发泄和压抑,我还可以采取建设性的方式表达。
虽然情绪有波动,但我如实表达和处理,何尝不是给儿子做情绪示范的好时机呢?
于是,我走到孩子面前,对孩子做了如实如是的表达:
“儿子,我要告诉你,妈妈现在感觉很生气,很难受。
我觉得被误会有些难过和委屈,妈妈精心为你准备了早餐,你却因为一句话说不吃就不吃。
我担心不吃早餐对你身体不好,所以我希望你能吃几口。”
还处在情绪中的儿子,没好气地答了一句:“我吃不下,我没有胃口,不想吃。”
好吧!
我在心里默念: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角色是朋友,作为朋友,应有的就是界线和尊重。
我朋友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吃早餐,那我就只能尊重他不想吃的决定。
孩子生气的时候,我要做的是避免触发求存脑,任何强制、对抗性或者是冷漠及忽视的行为,对于事情的解决并没有任何有效性的帮助。
此时,我要做的是,唤起孩子的思考脑,引发他对事件的思考。
02
“儿子,帮个忙呗!”
《平衡情绪》课程中提到,当情绪来临,及时觉察到之后,就可以进行有意识的练习。
此时,我可以——放下说教和责备,如实接纳孩子的情绪,探寻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给孩子肢体的接触。
于是,我给了孩子一个爱的拥抱,坐在他身边,尝试认同孩子的情绪,打开孩子的心门。
我说:
“儿子,你看起来很生气,这种感觉真不好受,妈妈现在的感受也是这样的。
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就会像一只小刺猬,让人无法靠近。
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让大家的感受都好一点。
妈妈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可以吗?
你知道让我们生气的,常常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你可以觉察一下,为什么妈妈的一句话就让你那么生气,是不是因为刚起床状态不太好呢?
当一个人状态不那么好的时候,大脑就把这个信息解读成妈妈对你的指责和催促,你的大脑就指挥你进入了战斗模式,你就生气了。
妈妈在想,不想吃早餐其实并不是你真正的想法,你只是不喜欢刚起床就被催促的感觉,而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你选择了发脾气这种表达方式,对吗?”
儿子不说话,但表情放松了很多。
我继续说:
“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是要负一定责任。
因为妈妈过往对你的一些教育方式,让你留下了一些不愉快的经验。
所以当妈妈开口想要给你提醒时,就会让你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不被唠叨,对吗?”
儿子还是没有接话,但这些话还是起作用的。
他简单地吃了几口,作为对我的回应就出门了。
分别的时候,我再次给了他一个拥抱,祝他有个美好的一天。
养育青春期孩子遇到的危机,也是帮助我们和孩子成长和整合大脑的契机。
这件事情看起来是过去了,但是,让孩子听话并不是我的目的,让孩子拥有可以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才是我想达成的目标。
这个情绪事件,恰恰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我要好好把握。
晚上下班回家,我按惯例拥抱了孩子,问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
趁着孩子时间的空档,我主动发出邀请:“儿子,能帮我个忙吗?”
儿子立马说:“你想干嘛?早上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不用再说了,就是我们之间有误会,我的情绪反应模式错了,改变想法就可以改变情绪。”
显然,儿子对我还是有戒心的,害怕我进入说教模式,而他的自我否定也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那么,我就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03
“你不相信我”
我说:
“儿子,行啊。看起来,你悟性很高啊。
那我能不能向你请教一下,请你回答几个问题,这样我才知道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要怎么处理才更合适。
你就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呗。”(肯定情绪,肯定身份)
儿子犹豫着,还不搭理我,我继续尝试:
“我保证不唠叨,如果谈话的过程让你觉得不愉快,你可以随时喊暂停。
如果我违反了约定,一不小心进入了说教模式,你可以得到妈妈一个服务行动的心愿。”
得到承诺后,孩子打消了顾虑,放下防备的心理,同意给我10分钟的时间。
按照五步自我觉察法,我引导儿子重新对事件做了梳理。
问:今天早上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情绪呢?
答:我正在吃早餐的时候,妈妈在催我。
问:你的情绪是什么呢?那一份情绪在你的身体的哪里?它像什么呢?
答:我觉得很生气。我觉得肚子里有个气球气鼓鼓的,本来还想吃早餐的,你一催我,我就觉得很生气,就不想吃了。
问:妈妈对你的催促触发了你的什么看法令到你产生了那个情绪?
答:我刚起床,妈妈就在催我,我觉得很不开心,我觉得妈妈不相信我,其实我心里有数的,我知道几点要出门,我不会迟到的。
儿子说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他生气的真正原因是妈妈不信任他。
我还一直把他当小孩子看,我对他的教养方式还停留在儿童期,事无巨细,样样操心。
我忽略了,孩子已经进入到青春期,父母的爱必须以给予自由的方式呈现,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才是孩子需要的支持。
问:那你对妈妈的期待是什么呢?
答:我不想一起床就被你催。
问:那妈妈看到时间不够了,心里还是会着急,那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儿子想了想,回答说:你就只是在心里想着,不要说出来。
哎呀,这对于我这个高孔雀特质的人来说,还真是难受。
我打趣他:“不可以说,那我可以唱出来吗?”
说完,我自顾自地唱了起来:“有一个小孩,他要快点吃早餐,不然就要迟到啦……”
儿子偷笑着不说话,我知道他心门打开了,就更嘚瑟地开始脑洞大开:“要不然,我就把想说的写在一个牌子上,我举着牌子不断地从你的眼前经过。”
我边说边夸张地演示着动作。
儿子笑出声,边笑边说:“也不是不让你说,你说一次就可以了,你总是说,我就不想做了。”
问:那一刻你的身份是什么呢?
答:我是一个做事有计划、不会迟到的人。
经过这样的梳理,儿子对于自己情绪的认识愈发清晰了。
最后我向儿子表达了感谢:“儿子,你真的太棒了,谢谢你帮妈妈理清了思路,妈妈很享受跟你一起聊天的时间。”
04
家有青春期娃的几点感悟
这次踩到青春期娃的雷区事件,让我很有感触。
感触1
心门打开才是可教时刻
只有当孩子对我们打开心门时,我们才能获得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的机会。
这个过程中,我再次体会到“亲情第一”的重要性。
平日里的亲情联结真的非常重要,孩子之所以愿意听我讲这么多,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母亲接纳和认可的,才会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否则的话,纵使你有一万种法宝,孩子不信任你也没有办法用出来的。
感触2
信任是教育的前提
父母的信赖,对孩子至关重要,只有被深深信赖着的孩子,才有力量引发出自身的潜能。
我早餐一句自以为的关心,都被儿子认为是“不信任”,由此引发他拒绝吃早餐的一系列反应。
如果我们日常很多时候都让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孩子的积极主动、自信勇敢,又从何谈起呢?
日常相处,我们传递出信任而非担忧或者焦虑,很重要。
感触3
叛逆是个“伪命题”
如果父母根本没有把自己当权威,真正像朋友一样尊重和理解孩子,有商有量,“叛逆”何从谈起?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阶段时,我们用自身能量为孩子的蜕变提供援助,而不是打压、管制,青春期的反叛,就不是必然存在了。
感谢孩子,用一次早餐风波,让我对青春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也感谢我自己,抓住孩子拒绝的机会,用心用行动,把这次拒绝变成了亲子共同成长的美好时光。
图片 / Pexels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