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走向真实(一)国庆出游纪

说起去南京,确实偶然起意,其实小时候是去过的,十年之后再去,大体却也是没有变化。

高大的梧桐树已经脱去叶子,十月的江宁,已然入秋。金桂也按照原定的计划开放了,金陵城中满是那淡淡的香味。

昔有晋室衣冠南渡,后来往复多次,于是有今天横跨大江,遥望群山的南京城。或南来或北往,或贩夫或走卒,古老城墙砖上除了工匠的名字️与十朝风月的印记外,亦留下各地的痕迹,这一横是四川的,那一撇是广州的……同武汉一样,南京作为南北交通的节点,其文化亦是包容南北,而欲要了解这样一种文化,去到市井,尝一尝当地的味道是很有必要的。

沙县小吃是此篇中唯一与南京本地味道无甚联系的,只是因为初抵应天府已经深夜,料来此方却不似岭南有宵夜的习俗,寻遍街头巷尾,除却几家所谓牛肉面馆外,便只有此间依稀有光,遂寻门而入,其间亦有食客二三,或埋头正酣,或酒足饭饱,或二三为伴,或茕茕孑立,不一而足。询问店家,本来想要一份米饭,告于唯有面条,于是抵宁第一餐,竟然是福建小吃店,颇带有一番北方风味的大排面条。于此间,同样沙县小吃却是南京化的,与广州着实又些不同,好比说辣椒的添加与猪排的选用,都带有地方化的特点。兜兜转转,是真的没想到第一餐吃了这个,他好像已经超过了刚刚好的那个状态,漂泊许久,换来只是敷衍。仅有的温暖便是那窗口长明的小灯。

和府捞面是在南京的第二次晚饭,在一间商场中,店面不大,装修却颇古朴,普一进门便看见炸串台,金黄的炸串在热油中上下翻飞,走进去,食品陈列有序,堂倌四下跑动,一碗碗汤汁金黄,香气扑鼻的面条被高擎着,送上食客的餐桌,在现代化的商场中,一排木栅栏与台阶便分割出了现代中这样一方市井,仿佛可以看回到很久以前,很久以前,那个食品还不可以满足,人民却充满幸福而不是焦虑的年代。也许这便是今天传统或者说仿传统市井环境构造的意义所在。

金陵饭店果然是同印象中无二差别,新街口的繁华闹市中,虽不是最为高大,但是作为地标倒是足够的,儿时映像中,站在金陵饭店高层俯视金陵城是极好的体验。知道近日金陵旅游火爆,餐饮行业尤甚,凡有餐厅,不管鱼龙混杂,皆一位难求,尤其一些所谓网红点餐厅,不为吃食,仅为热闹,特别不喜,遂终于选定记忆中的金陵饭店作为尝味目标,老牌国营的底蕴,诚然深厚。俱是承蒙故友不弃,驰骋数十里聚餐于此,咸水鸭肥腻的当,狮子头鲜味炽烈,文思豆腐羹刀工炉火纯青,果不其然是黑珍珠推荐餐厅,果不其然是印象中金陵美味。窃以为在今天找寻一种地方味道,要么追逐于庙堂之高,要么寻求在陋巷之远,于金陵饭店点尝一些经典的淮扬菜式,就处于此意。点单时朋友特别嘱咐了一碗阳春面,又勾起一些独特的记忆与想象,就是后话了。

包子店是是在第四天的早晨开始一天的,后来这些包子与鸭血粉丝汤果然给我时效半天的温暖,且按下不表。金陵鸭血粉丝汤历史悠久,其间除粉丝外却净是些鸭剩,想来也是江湖之上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节约惜食的精神下塑造出这样一种平凡却温暖的美味,就像那个住在你隔壁的小姑娘或者小男生,虽然你也不知道他/她的名字,但是每天早上看见他们的微笑,似乎都会带来一天的美好,这种小确幸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冶春茶社有悠久的历史,溯其渊源在于前朝,其间岁月变迁,人事更迭,但是同那二十四桥明月下的垂柳一样,春去秋来,夏收冬藏,四季往复后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冶春之名,名副其实。只叫了一客简单的煮干丝,佐以一只蟹黄汤包,淮扬菜中集蕴的鲜味便显露无疑,无需说的太多,言语困于乌栏,总是苍白无力,总之,我的朋友啊,若是你到扬州来,一定要到某间茶社中去做一做,甚至可以捧一杯百年来味道未曾改变的清茶,看一出戏,听一阵风,最后在一勺汤汁中,仔仔细细的品味一下扬州的历史与风韵。

于此五味,或可为本次出游之纪念之一。想江南京畿有六朝风流,十代滋味,左傍江山,交流内地,山珍果品,不一而足,右控大海,交通宇内,海味珍馐,琳琅满目。上有宫廷御厨,金刀玉案,极尽奢华,下有迁客骚人,精雕细琢,不厌其烦,历史叙事的缝隙里,更有无数普通人将这些玉盘珍馐搬下神坛,飞入寻常巷陌,今日一饮一啄,或可一窥究竟,奈何,奈何,红尘百味,人生一瞬,惜乎力有不足,心仍有余,止录五事,以飨列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触摸历史,走向真实(一)国庆出游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