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9

这一章是《德经》篇的开头,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与第一章的“道可道”可谓“玄”的不分上下,但在韩老师的解读下,你将清晰的明了“德”为何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上德”又为何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从而解开《德经》篇的“玄妙之门”。

(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河上公本作: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真正得“德”是顺应自然,不在于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真正有“德”;虚假的“德”表现为拘泥于形式上的“德”,表面上是不离失“德”,而实际上是没有“德”。上乘之德顺其自然,并不故意表现他的“德”;下乘之德有所作为,并故意表现他的“德”。上乘之仁虽有所作为,但并不有意识表现他的“仁”,上乘之义有所作为,并且有意识地表现他的“义”。上乘之礼有所作为,但当他得不到响应时,就卷起袖子伸出胳膊来强迫人们服从。所以丧失了“道”后才产生“德”,丧失了“德”后才产生“仁”,丧失了“仁”后才产生“义”,丧失了“义”后才产生“礼”。所谓的“礼”,乃是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端。所谓的先见之明,也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追求内容的朴实而力戒形式上的虚华。所以要摈弃浇薄浮华的“礼”而采取敦厚朴实的“道”和“德”。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河上公本作: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河上公本作: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从古以来凡是能得到“道”的,天得到“道”就变得清明,地得到“道”就获得安宁;神得到“道”就显得灵验,河谷得到“道”就能保持充盈,万物得到“道”就能滋生发展,侯王得到“道”就可以成为普天之下的统治者。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神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充盈,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滋生成长,恐怕要断绝生机;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因此,尊贵以卑贱为根本,崇高以低下为基础。所以侯王们自谦地称作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把卑贱当作尊贵的根本吗?不正是这样吗?所以,汲汲于追求过多的荣誉等于没有任何荣誉。最好是不愿像美玉般的华丽光润,而宁可像石块般的粗恶结实。

感悟:一,就是道。阴阳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故致数舆无舆。大制不割。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读书笔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