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便签
很多人把批评理解为责备,认为只要发一顿脾气,向对方施压,就算批评到位了。这种“被误解”的批评不但影响个人威信,而且根本起不到批评的效果。
批评可不是告诉对方他怎么错了,而是告诉他怎么才能对。批评不是要让他“服”,而是要让他好。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谈心的形式,把“对的事”和“让他好的事”开诚布公地告诉他。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在手机上使用App时,我们都会通过下拉手势,完成对页面的刷新。事实上,批评起到的就是刷新的作用——刷新信息,刷新认知,把错误的行为覆盖掉,让新的局面得以呈现。这才是我们批评一个人时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
如果将这个目标做个拆解,就是把以下5个动作要领闭环:
批评=控制环境+定义问题+刷新动作+设定反馈点+完成重启
I便签
what:批评和责备不同,当一个人做错事情时,一味的责备只能激起对方的防备心理,从证明自己是对的到为了尊严而战,批评的意义是让结果趋于更好而不是发泄不满。批评不要带有主观情绪,用建设性的批评,开诚布公开门见山的和对方沟通,允许对方重述事实,根据对方的陈述,进行开放式提问,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给对方具体建议,然后为了落实疗效,再设定一个反馈日期,和对方进行再一次沟通,完成的好,进行激励建模,完成不好,再进行一遍建设性的批评。
why: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对方如何的失败,也不是让他服从我们的权威,而是让他知道下面怎么才能做对,才能做的更好。
how:那如何批评呢?
1,控制环境,能私下就别公开,能即时就别事后。
2,定义问题,开门见山,告诉对方不满:“我对这件事你的某个做法不满意,想和你谈谈”,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让对方陈述过程,问对方怎么看现在的结果,问导致结果的过程中对方采取了哪些方法,开放性问询,了解事实。
3,刷新动作,关闭过去,指向未来,如何做对,给出具体动作的建议。
4,设定反馈点,约定时间,以观后效。
5,完成重启,完成批评后,照顾对方情绪,询问对方下一步计划方案,让他带着目标离开,而不是带着批评走。
where:
对长辈,领导不适用,可以用建议替代。
A1
还拿上次爱人没有接女儿为例,她因工作太忙忘记接女儿,我就加入了个人主观判断对她进行指责性批评,导致双方都不愉快。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没有以目标为导向,做出应有的建议,是一次失败的批评。
反思:事情发生时,我应该不带情绪的先问清楚具体情况,然后告诉她我的不满,和对此事后续影响的担忧,再问她的解决方案,以及以后遇到此类事情怎么提前安排。
当我们达成共识,批评几句话带过,后面都是建设性的方案,没有产生矛盾,还对以后面对此类事件商定了模型,算是比较理想。
A2
目标:因写作业磨蹭问题批评一年级的儿子
行动:晚上和儿子一起到书房,双方端坐,茗茶奉上,开始交谈。
首先告诉他最近几天写作业磨磨蹭蹭,爸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放学不接他,让他在学校吃饭,饭后再接。
2.以后写作业爸爸就不再陪伴,不愿意写就不写,要独自给老师说明。
表达了气愤和处理方法,再问他是作业不会,还是太多,感觉累,还是想看电视,如何处理电视和作业的冲突。
问清楚具体原因,给出选择性建议,让他自己选择或者自己给出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