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其实只是贝叶斯问题罢了

最近,中学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再度冲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其中的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争论不休,大量网友表示,当年背诵的分明是“斯人”,为何现在变成了“是人”。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则公开表示,历史上的教材版本一直采用的是“是人”,并且从未出现过“斯人”的版本。不仅如此,出版社还给出了历届教材的照片,看起来确实均为“是人”。

大量网友表示不服,根据他们的记忆,绝对是“斯人”没错,他们也在各种课外读物或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中找到了“斯人”的证据,一场看似无厘头的论战,霸占了热搜好一段时间。有人从自身出发,强调自己的记忆是多么的准确。也有人提到了“曼德拉效应”,说历史上出现过多次“集体失忆现象”,比如很多人清晰的记得南非总统曼德拉应该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死亡,但实际上曼德拉是2013年才死的。

关于曼德拉效应的例子有很多,也很有趣。但网上介绍的文章有很多,我就不再赘述了。分析原理的文章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数都浮于表面,没能真正挖掘出背后的原因。本文希望从一个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曼德拉效应背后的科学原理。

在讲曼德拉效应之前,先来看一个有点反直觉的例子。在理解这个例子之后,再去理解曼德拉效应,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某市举办肝癌普查活动,已知肝癌的患病率是0.0004,仪器的准确率是99%。小王在普查中被查出阳性,请问小王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不少人认为肝癌的患病率对于小王这个个体来说毫无影响。既然仪器的准确率是99%,那就表示有99%的可能性判断正确,小王患病的概率就应该是99%。

这种观点乍一听似乎挺有道理,但是用严格的数学公式推导之后,会发现错的离谱。关于数学推导方法,在之前的文章 如何理解条件概率 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本文希望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把全体参与的人员用一个大的长方形表示,长方形的面积代表人数的多少。健康(也称“阴性”)的人群用绿色表示,患病(也称“阳性”)的人群用红色表示。由于肝癌的发病率很低,红色部分的面积非常的小,如下图所示:


阴性和阳性的划分.png

然后,由于测量的精度有一定误差,会出现假阴(应该阳性,测出为阴性)和假阳(应该阴性,测出为阳性)两类人群。我们用粉色表示假阴,用黄色表示假阳,将上述的图片修改一下:

加入假阴和假阳.png

如果我们被测量出为阳性,只能说明我们可能是红色的人群,也可能是粉色的人群,因为只有这两类人群的测量结果为阳性。只有当我们属于红色这部分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阳性患者。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粉色部分的面积远大于红色,所以我们大概率是“假阳”。

类似的问题在数学中被称为贝叶斯问题,贝叶斯问题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反直觉现象,包括本文讨论的曼德拉效应,让我们尝试着解释一下。

比如开头提到的近期热门,究竟是“斯人”还是“是人”。我们发现,“斯”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很常见的用法,表示“这”的意思,相当于“之”,诸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都是我们非常熟悉,且要求背诵的句子。而“是”在文言文中就感觉很别扭,不仅例子少,而且读起来就像白话文。

如果按照比例来划分的话,“是”在我们缩减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可能只有1%,而“斯”占了99%。按照贝叶斯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某人宣称自己的记忆非常出色,那他/她记错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其他的所谓的曼德拉效应,也大多符合以上的特征。比如《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星座和五十六的相关性极低,除了这首歌,几乎其他地方不会谈到。而民族和五十六的相关性非常高。这就造成了两者在数据上相差极大。在贝叶斯公式里把它称之为先验概率,例如五十六和星座相关的概率只有1%,因此记忆力超群的人,记错的概率也会变得很大。

以上便是用贝叶斯公式对曼德拉效应做出的科学解释,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看似反常,实则自然”的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曼德拉效应?其实只是贝叶斯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