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四)(全)

      今天重新阅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第四辑——常识、常理、常情。这一辑主要围绕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有悖常识、常理、常情的现象展开,用一些典型事例告诉我们教育也应该如同这世间任何一件事一样,都得遵守常识、敬重常理、维护常情。

      吴老师的文字,总是那么引人深思。

      在《认识你面对的学生》这一篇中告诉我们“了解学生,是教师的教育职责;如何了解学生,则是对教师智慧的检验”。只有了解学生心中所思所想,随时关注到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及时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他的困境,让学生回到学习的状态中,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才能产生实际的意义。

      在《有阅读习惯才可能有优势》吴老师痛心于现阶段无论学校还是家长只重视分数,忽略文化基础、忽略阅读的现状,指出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一些教师和家长认定的“尖子”其实不过是考试机器,目前的考试制度造就了一大批这种没有阅读兴趣,缺乏辨析能力,却善于利用考试模式取得各种证书或文凭的精神白痴。而学生只要能放弃为克服恐惧的“补习”,每周就可以节省出一天或者半天时间,如果他养成了自由阅读的习惯,两年下来,他的阅读量可能比热衷恶性补习的同学高出五倍到十倍,甚至更多(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本不阅读)。最后吴老师指出文明教育中长大的学生,自幼接触美好的故事,广泛的阅读滋养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总是能睁大眼睛观察世界,对新鲜事物怀着惊喜。他们在阅读时,能想象出场景、画面,判断事物内部的联系,推导出可能发生的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互相作用、推进,美好的故事抚慰着心灵,他经常能从阅读中获得启示,自我激励,逐渐获得“境界”。阅读基础好的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显然不同一般,他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超过一般人。因为有阅读做向导,他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无限的时空。

      《真的“观念没有问题”吗》吴老师告诉我们:相比而言,知道“为什么要教”比知道“怎样教”要难得多;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在经过长期课堂实践后,才逐渐清晰、逐步端正。几轮教学下来,教学技术过不了关的教师,多数是观念问题,如果有正确的教学观,知道为什么而教,则很多具体的“方法问题”通过思考摸索便可找到解决途径。

      《“低分政策”伤害学习趣味》里,吴老师指出:教师不信任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为可以凭题海和“高压”造就学生,实则与民间底层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如出一辙,谈不上教育境界。在这样的课上,学生只有恐惧,不会有兴趣;而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丧失兴趣的,是最愚蠢的教师。

      《教师语言彰显职业修养》里,吴老师提醒我们教师的职业语言应当高于社会文明水平,在学校里,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文明师范。教师职业语言粗俗,本质上体现的是落后的教育观。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

      《不需要“特色”的课堂》里吴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教育界被“特色”折腾,是官僚体制政绩观作祟,“特色”过多,有可能反教育、反规律、反科学。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有长期的传统,有可能形成“特色”;但作为行政任务,凭着各种各样的“苦干”或“摸索”,能出“特色”,往往是痴人说梦,或是大言不惭。

      在《这个“式”与那个“法”》这篇文章中,吴老师提醒我们:早有“教育定法”之论,无论专家鉴定并推荐出多少课堂新法,恪守基本常识这一点不能动摇。上课就是上课,教师不能把上课当做魔术,作为专业教师,应当有辨别能力,对自己的课堂要有自信,尊重科学的严肃性,始终与常识为友。

      《对自己的课要有自信》吴老师提醒青年教师谦虚一些固然好,更多要思考,有自信。对自己能否有比较准确的判断,是能否“立”于课堂的根本。教师如果对自己的课缺乏正确判断,缺乏自信,归根结底,可能是“底子”薄,要多下功夫,练练胆子。

      《说“打磨”》里,吴老师指出:如果你“磨课”,用很大的精力去反复“磨”一节课,很可能也只能上好这一节课:因为“磨”至多只能“得技”,很难“成道”,有些经验(或技艺)未必能够复制,换节课可能会有新的问题。以为通过“磨”就能提高教学技艺,可能不对,更兼现时多说的“打磨”,多是为了演出。

      《“教参”不过是根拐杖》里,对我们最有启发的是:教材没有配套的教参,教师无依无靠,有利于检验教师的教学素养。逼使我们去探索、去创造、去改革。教师没有了拐杖,业务长进快,长得壮实,会有真功夫。

      《过多听课于事无补》里吴老师提醒我们:要逐步建立教学自信,听课太多,徘徊游移,也有可能丧失基本判断,对专业发展未必有什么好处。读书多、爱思考的教师比只会模仿的教师发展得好。听课听多了,习得一些技艺,不过能成为“匠”而已;多读多思,举一反三,学科教学“变小了”,人站得高,境界就出来了。名师的课为什么那样设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课上遇到生成性问题如何解决,如此等等,都是教师世界观、教学观的自然反映,这些是要通过思考才能领悟的。一味听课,如舍本逐末,得其皮毛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他听了多少课,而在于他会不会“听”。

      《问不完的“怎么办”》里强调老师应该多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仅靠“训练”,更要自己多看、多悟、多思!

      《什么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里吴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读书可能需要感情、需要共情,但不需要过多的表情,尤其是初读,逼使儿童那样刻意做作地朗读,不自然地显现喜怒哀乐的表情,往小处说,不过是有些呆头呆脑的蠢相,从大处看,可能是非人道、反人性的教育。要让孩子们像一棵树一样自然地长,真实地活,不要再逼使孩子们去学虚情假意了。

      《学生有教学评估的能力吗》吴老师对在学校流行的每学期学生进行一次的评价老师的活动进行反思。1初中小学的学生能不能理解测评项目的内涵(比如教学效果、课堂结构等)?2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差异,班级间不同学习观的差异,学校教育观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冲突,这些会不会造成评价失去信度?

      《这恰恰是你需要了解的常态课》对我的启示:作为教师自己的课堂应该自己做主,不能因为观摩或者教授做研究而违背教学规律,忽略学生的学习权益。任何时候教师都应该有教育良知!

      《每一步都要讲“有效”么》吴老师批判了过分强调“有效”的教学观,指出教育工作不是生产线。是育人,和种树相似,无法讲求时时讲效率。任何事物被夸大,也如真理多越一步即成谬误,“有效教学”一旦被公式化,也会把老师弄的无所适从,连课也不会上。

      《学生发展不可能“标准化”》里,吴老师探讨了“比较整齐”的班级对学生成长、教师成长的坏处。(课程相同,趣味相同,学力相近,太整齐了,学生很可能失去了“关注”,他向不同的人学习或交流的可能性变小了,个人的思考也会简单。而对老师而言,长期不需要应对挑战,他的专业素养可能会因此停滞不前,甚至退化)最后指出,课堂教学不是队列训练。根本不可能“整齐”的。

      《门门考“优”未必优秀》中,吴老师指出把考试成绩看的过重,用过多的精力去争,这类学生往往没有什么空闲时间去“思”,他的生活也没什么趣味和情调,因为他总在琢磨别人,惶惶不可终日,不让自己闲着;他的气度变得狭小,他容不得别人超过他。他的情感有可能很脆弱,最可悲的,是他不懂得靠智慧,而只是靠“努力”,永远不休息。他不愿课堂学习的规则被改变,因为他已不太能接受变化,他只能适应拉力赛式的考试。

      《说不尽的常识》里,吴老师指出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科时要向学生介绍学科内涵、特点,介绍学科史,介绍学习过程中的不可知与趣味,而不是用考试恐吓学生。用“好处”引诱学生;要慎言“挖掘潜力”,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认知的规律;要保证学生的自习时间;要防止“重教轻学”;防止急功近利,只吃“第五张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