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独自前行的向导——一次提问带来的思考

    今天的英语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被动语态。被动语态是初三的一个语法重点,但我并不觉得它是一个语法难点,因为它结构清晰,框架一目了然。从导入开始,我举了很多例子让学生来找出被动语态的结构,很快,学生就发现了它的基本结构——“主语+be+动词的过去分词”,我感觉对结构明了了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可接下来的一个随口问出的问题,让我倍受打击。

    我问孩子们,“是所有的句子都有被动语态么?” “不是!” 好,我很满意这个回答。“那被动语态是存在于由含有be动词的句子里还是含有行为动词的句子里呢?” 借着擦黑板的空档,我随口又问了一句“很脑残”的问题。学生的回答突然不整齐了,有回答be的,也有回答行为动词的,还有不吭声观望的。这么一个简单的随口一问居然答不上来!我忍住心里已经开始燃烧的火苗,叫起来一个回答“存在于含有be动词的句子”的同学,为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想了半天,说:“因为被动语态的结构就是be+动词的过去分词。” 心中的小火苗又烧得旺了点。刚想发作,忽然看到了孩子眼中的迷惑,还有些许胆怯。我一下子清醒了,这个时候,我发火有用吗?我发火是准备干嘛?我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孩子已经胆怯了,我还要再训斥他么?是要浇灭他学习的热情么?         

    我深吸一口气,示意他先坐下。全班静悄悄,孩子们都在看着我,也都在观察我脸上的表情,我对孩子们说:“现在请把书翻开,翻到第125页,请大家找到被动语态的概念,现在齐读五遍!”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着······”孩子们一起读了五遍,我又问到:“被动语态是存在于含有be动词的句子呢还是含有行为动词的句子呢?” 下面的反应依旧是稀稀落落,欲言又止。“好,下面我们再齐读五遍!” 孩子们又读了五遍。“现在谁能告诉老师刚才这个问题的答案?” 依旧没有人敢举手。“我们继续读,再读五遍!” 就这样,孩子们已经读了15遍了!接下来,我又找了两组,一个一个起来背。

    我第三次问了同样的问题,这一次,孩子们的手像小树林似的举起来。”你来说,被动语态究竟用于含有哪种动词的句子?” “ 应该是含有行为动词的句子。” “ 那be动词有被动语态么?” “没有。” “为什么?” “因为被动语态的概念中说,主语是动作的承受着。如果没有动作,哪来的承受者呢?”非常好的答案,这就是我要的答案!

    这节课预料之中的没讲完。下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为什么第一次提问时答不上来,而第四次提问就会回答了?孩子们说,因为读了15遍概念之后,理解了。

    这件事让我一直在思考,当我们一直在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时,有没有反思过,是我们的讲课或辅导方法出了问题?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觉得根本不用讲的问题,学生是不是真的都明白?当学生不明白而老师又不自知时,老师只会把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课堂听讲不认真,练习量少等,但是很少有人会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写到这我又想起了曾经带过的一个实习老师。这个姑娘非常用功,每节课都听得很认真,笔记也做得很全。在听了8节课后,我安排了她来试讲一次。试讲的内容是可数名词的复数。40分钟的一节课,她只讲了20分钟不到就讲完了。我很纳闷她怎么讲这么快,她说:“老师,我实在没什么可讲了,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是几个变化的规则,哪里用得了40分钟啊······” 我就问她:“你上初一刚学时也觉得很简单么?” 她沉默了。

    我想,这是很多老师的一个误区,我觉得简单,所以就觉得学生肯定也会。非也!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就像是人在野外探险时进入到一个未知的区域,在刚进入时,一定会有恐惧,紧张,迷茫等情绪,这时最需要的是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但是如果这个向导因为自己对这个区域过于熟悉就自顾自地往前走,那么结果就是,虽然有向导,但人还是会因为跟不上而落在后面。这和我们老师教书多么的相似啊!我们觉得某个知识点简单,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未必会觉得简单。如果单纯以自己的思考模式来考虑学生,最后的结果就会像只顾自己往前走的向导一样,学生只能越落越远最后完全迷失。

  所以,在教授学生新的知识点时,我们一定要俯下身子,在接受新知的最初一刻,帮助学生把概念性的东西彻底吃透,如果发现学生有迷惑的地方,一定及时停下来,引导学生反复研究定义或概念,唯有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彻底吃透,后面的教学才会有效甚至高效。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只是以前没有意识到而已。今后的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要再当只顾自己往前跑的向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做独自前行的向导——一次提问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