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转载自网络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1、字句对等。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2、词性相对。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4、节律对拍。

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

5、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图片发自App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对联的规则有哪些呢?

1、字句对等。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2、词性相对。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4、节律对拍。

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

5、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