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做题,即便听了讲解以后做了一题,也要跟老师确认一遍做得对不对,然后才继续做下一题。
有时候,甚至题目的原理他们也并不十分懂,但只要做对了,就好像松了一口气,对错变得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这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犹太人教育小孩子,都是如果有问题,就要当场提出来立刻问老师,不要怕出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跟老师求证,这样帮助他们不断地接近真理,所以他们才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而反观我们的教育呢?家长非常关注孩子做事的结果,却往往忽略了过程(比如,只要成绩好,其它怎么样都行),于是孩子也觉得,只要做对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是对的,干嘛要花那个精力呢?很多孩子就是做对了一道题,但在不懂得原理和方法的情况下,下次遇到一个有些变化的题,又不会做了。
其实,我是希望家长少关注结果,多重视过程的,平时夸奖孩子的时候,也要说说夸他的原因,不要老是说“好棒!”“你真聪明!”“考得真好!”这一类夸奖结果的措辞,而是多夸一些他做某件事的过程,比如,“我发现你最近每天都在阅读,这对你的词汇量应该很有帮助”“你坚持跑步一个月了,我觉得你特别有毅力”等等,这样一来,他就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以及如何才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仅仅只追求一个暂时的结果。
这也是在帮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要知道,好成绩不是用来讨好父母的,考上好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有了好工作也不代表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我们的人生,是必须不断成长的。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被教育得太重视结果,只要一次考试失败,便一蹶不振,觉得自己没有XX天赋(夸奖结果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孩子会觉得取得某些成就是因为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不是通过努力),放弃了学习,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事实却是,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犯了错,就去改正,然后不断犯错,不断改正,一次次精进,最后才呈现出杰出的样子。
放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一样。先完成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比取得一时的成功更重要,学会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知道自己还可以更好,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