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史》|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公元前207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成立,自此漫长的原始社会彻底结束。此后4000多年的历史里,新旧制度逐渐更替,一个又一个的朝代不断演变、更迭。幸而史学家们都记录下了当时所发生的一切,我们也因此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透过他们的记载去探寻历史的印记。

塞万提斯曾说过: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我想,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阅读史书的原因吧。

不过史书众多,我们要选择哪一本好呢?如若时间充裕,二十五史应是不错的选择;如若时间紧张,那么《跟大师悟历史:细说中国史》则可以作为你了解中国历史的不二选择。

《跟大师悟历史:细说中国史》以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为基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精选了吕思勉、张荫麟、傅斯年、缪凤林、金毓黻、吴晗等名家的文章编成此书,原滋原味、简单明了地叙述了从夏商到清末的中国历史。我们读这些国学大师所讲的历史,不仅能够增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本书的作者众多,他们均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其中精选内容最多的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和张荫麟的文章,他们一个是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的吕思勉,著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等史学著作;一个是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清华文学院四才子”的张荫麟,代表作有《中国史纲》。

这一次就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寻我们的“来路”与“归途”。

源起昆仑铸就华夏

不知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这个拥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究竟起源于何?

众所周知,中国的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化,相较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而言,华夏文明年岁最久、活力最大。那么作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现今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其发源地又在何方呢?

黄河流域!估计这是大多数人的答案,的确学过历史的我们都深知民族的起源亦或是文化的发源地都会与河流有关系。不过,如果追溯问过的民族起源,则要追溯至皇古之世,也就是我们平日所称的远古时代。

虽然我国民族众多,但在远古时代,为立国之主的这是汉族。汉族从何而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便求得了我国民族起源地之解。对于汉族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西来学说中的昆仑之证较为有力。昆仑位于何处?《史记·大宛列传》中曾这样描述过:汉使穷河源,河源处于阗……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

源起于昆仑的汉族来到了神州大地,他们用符号、语言、行动书写着神州大地上的华夏篇章,从最初的凌乱不堪到后来的井然有序,他们用制度、用人情铸就了华夏文明辉煌历程,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唐太宗因痛失魏徵曾感叹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千百年来,我们对这段话有过数次的解析,而其中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更是成为人读史人最好的解读。

不知你是否发现,在某一时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个事物都会有新生与覆灭,这是谁也逃脱不掉的宿命。但我们能做的便是在过往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能量、总结得失,进而小到个人言行、大到方针政策都能依据当下的情境寻得最优解。

乔治·屈维廉曾说过,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这不就是对我们读史、学史、论史、鉴史之人最好的提醒么?那些印刻在史书上的文字,那些发生在距今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事情,它们的存在从来都不仅仅是给我们讲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它们是为我们现有的坚持加油打气,是为我们偶尔的踟蹰指明方向,是用自身惨痛的教训给到我们最强有力的提醒……作为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存在从来都不曾简单。

我们读史,读的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论的则是这些历史事件所带给我们的启迪。这些启迪会化为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政策法令,在它们的带领下去共筑我们的璀璨山河。

你可能感兴趣的:(《细说中国史》|知往鉴今以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