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之负债及权益

        前篇讲了资产负债表中三大类的资产表,本篇分析负债表、所有者权益。

        负债相对于资产来说就容易理解多了,一般而言企业很少会在负债项目上造假,这是因为造假成本太高——负债造假需要债权人的配合。

        负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扩大企业控制的资产规模,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另一方面,它可能成为企业不能负担的重,在危机中吸干企业最后一滴现金流,成为推动企业轰然倒塌的重要推手。银行业是高杠杆经营的典型企业。

        根据会计准则一般企业报表分别按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企业负债表。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合同负债(预收款项),预提费用等;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当某些企业发生破产重组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是:“资不抵债”,哪么企业负债多少才是合适的呢?我们考察企业时,一般需要考察企业的负债率: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一般而言负债率达到50%就已经“资不抵债”了,超过60%就很危险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总负债的时候不能直接把财务报表中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相加。这是因为企业负债根据负债生成的根源分为融资性负债、经营性负债和分配性负债。一般而言融资性负债是有息负债,经营性负债和分配性负债是无息的。

        融资性负债主要有四项,分别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

        简单地说,凡是从金融机构融的资借的款,都是需要付息的,叫融资性负债。

        理论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也可能包含着一些非金融性负债,但实践中,绝大部分是还款剩余期限低于一年的长期借款。

        所以,我们化繁就简,干脆直接把它划为融资性负债。

        经营性负债,主要有三项,分别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合同负债(旧会计准则叫“预收款项”)。

        分配性负债,主要是指应付股利和应交税费。

        另外,还有两项:“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也经常会出现大额的数据,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与融资性负债对应的通常是各种正规、强势的金融机构,到期就得还本付息,商量余地不大。对融资性负债赖账,往往就会造成信用破产恶果。只要还想好好干的企业,一般不会这样干。

        经营性负债主要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占压的上下游资金等。因为这类负债只用还本,不用付息,且对应的通常是上下游合作伙伴,只要保持适度的规模,不断地欠新还旧,大家的经营就都能过得去。“欠钱的是大爷”,能占压上下游资金的一般都是具体有强势地位的企业。

        负债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企业:

1. 通过真实负债率,检查企业财务健康状况。

2. 从短期负债覆盖率=货币资金/短期负债考察企业是否有短期资金压力。

3. 通过经营性负债,考察企业在上下游中的地位。

        所有者权益,也叫“股东权益”,等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得到。亦即是公司属于股东的资产,也叫“净资产”。要注意的是计算净资产时,需扣除优先股、永续债等权益工具和少数股东权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产负债表之负债及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