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5

第十章,你问我答

1,孩子多大可以开始训练上厕所

一些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已经表现出了较好的如厕训练的迹象,有些孩子要到两岁半才能做好准备。

做好准备的迹象包括:一天中至少有两个小时保持裤子干燥,或者午睡后醒来没有尿湿;规律的、可预见性的肠蠕动;通过面部表情或者言语表明要撒尿或者拉便便;能够听从简单的指令;能够去往厕所并独自脱裤子;对弄脏的尿布感到不舒服;要求使用便器或便壶;有穿内衣的愿望。

如果孩子对如厕训练表现出强烈的抗议,那么如厕训练也应该延迟。

当孩子具备以上这些条件后,父母就可以训练孩子排便了:

摆脱尿布。

及时表扬孩子。

熟悉便盆。

使用便盆。

不过分强调成功和失败。


2,不给买玩具,孩子就大哭大闹怎么办?

父母应当下定决心,当孩子出现情绪特别不稳定的时候,让他单独冷静一会儿,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观察他,待孩子情绪稍稳定后再出现,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在超市中适宜的行为是怎么样的。

但对一些孩子,父母的消失可能使他的情绪愈演愈烈。这时,父母也可使用其他方法,比如,可以把孩子抱起来,安抚他不良的情绪,或者蹲下来,把孩子拉到面前,温和而坚定的告诉他:“不可以,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


3,两岁多的孩子可以使用电动牙刷吗?

儿科医生不建议两到三岁的孩子使用电动牙刷。

首先,电动牙刷其实并不是很方便,对孩子来说操作比较麻烦,如若使用不当,并不能达到有效清洁的效果,反而会损害孩子的牙龈。

其次,电动牙刷的刷头普遍偏大,并不太适合孩子的口腔,

因此,建议父母给孩子选择软毛的,适合他口腔大小的牙刷。孩子初学刷牙时,父母可以做正确的示范,然后让孩子对着镜子刷。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牙齿的咬合面来回刷。每次刷两到三分钟为宜,早晚各刷一次。

刚开始学刷牙,孩子可能会刷不干净,父母可以在孩子刷完之后再补刷一次。一旦孩子开始刷牙,父母可以通过绘本,游戏等方法引导孩子坚持下去。


4,孩子经常抠耳朵,会不会是得了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状非常明显,常常伴随着发热,耳内有渗出物,耳胀痛等情况,比较容易辨别。若不是出现在感冒之后,单纯地抓挠耳朵,很难判别为耳朵发炎。

一般来说,孩子抓挠耳朵常由于两侧内耳发育不平衡所导致,这让孩子感到轻微不适,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孩子容易晕车,怕坐秋千等问题。

但不要紧,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得到缓解,基本三岁之后就不再出现。若孩子显得很烦躁,父母可以帮助他揉揉外耳,这会让他感觉舒服很多。

幼儿的耳道非常细,进水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的确怀疑孩子耳朵进水,可以在他的耳廓内放上松软的棉球,五分钟后取出,这样可以将耳道里的水吸出来。但不建议使用棉签,医生认为棉签往往会把水引到耳道的深部,反而引起感染。


5,孩子看到别人的玩具就去抢,怎么办?

可以使用暂停法,让孩子在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呆几分钟。

暂停意味着一段远离人群、远离玩乐的时间,同时也意味着远离任何有趣事物的时间。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这更多起到一个平息情绪的作用;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来说,这是给予他一个机会来反思事情的整个过程,自我评价刚才的行为。

需要暂停的时间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孩子的年龄。对于两到三岁的孩子,一到两分钟的暂停时间就绰绰有余了;三到五岁的孩子,两到三分钟便已足够。

二是不守规矩的严重程度。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延长暂停的时间。三是孩子的合作态度。

在使用暂停法使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就需要和孩子一起来认识问题,改正行为。如果环境不允许使用暂停法,你可以握住孩子的双手,与他目光直视的进行交流。

(Ⅰ)解释原因,强调感受。在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向他解释禁止的原因。

(2)给出选择。父母不仅仅要孩子了解规则背后的原因,还需要让他执行这些规则,他才会对规则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要想玩别人的玩具,就要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不想交换玩具,就只能玩自己的玩具。


6,孩子老是说害怕,怎么办?

孩子害怕的事物增多,是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表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和烦恼。

两到三岁的儿童会对原来不怕的东西也感到恐惧,常见的有怕黑、怕怪兽、怕虫子、怕水……

恐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儿童的安全。但是,如果孩子对某些事物过度恐惧,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社交、日常生活,乃至长时间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则父母需要使用以下的一些策略。

(l)接纳孩子的恐惧情绪。

接受孩子的恐惧。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这有什么好怕的!”这非常重要。也不能因为觉得恐惧物不值得一提,就强迫孩子去做他害怕的事情。除了语言上接受以外,拥抱、抚摸等行为也是对儿童情绪的一种接受。

鼓励孩子谈一谈。

不要拿恐惧物取笑孩子。

(2)帮助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把孩子的恐惧物编进故事里面去,结果是这个角色被赶跑了或者它和孩子成了好朋友。

给一些东西赋予“神奇的力量”,告诉孩子它们可以赶走恐惧物,比如魔力勋章、魔力手环。

玩一些游戏,让恐惧物进入其中。比如,玩角色游戏时,直接让孩子扮演他的恐惧物,这往往让他感觉自己非常有力量。

(3)不要增加孩子的恐惧情绪

很多时候,他们在两岁前并没恐惧某些东西,比如狗,蜘蛛或者某些昆虫,它们的恐惧直接学习自大人的大喊大叫。

不要吓唬孩子。大人总有意无意地创造一些让孩子害怕的东西,比如“你再不吃饭,老虎就会把你吃掉”“晚上不要出去,黑暗里躲着很多怪兽”。


7,孩子喜欢看电视,怎么办?

电视在占用大量时间的同时,又无法提供真实、高效、有针对性的交互式互动和学习,无法发展儿童主动性、高级思维等能力,也使儿童丧失了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

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应看电视,年龄稍大的儿童每天看电视累计也不要超过两小时,并且每看十到15分钟就应该休息一下。

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仔细挑选孩子观看的节目,选出那些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时长合适的节目与孩子一起观看;删除那些暴力、粗糙、聒噪,宣扬性别刻板印象的节目;向孩子解释,某些电视中的情节存在哪些问题,比如使用暴力的人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用好习惯代替一个坏习惯,培养孩子阅读,游戏的能力,并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


8,可以给两到三岁的孩子玩手机ipad吗?

低年龄儿童也并非完全不能使用电子设备,在父母的引导与陪伴下合理使用,才是其中的关键。

严格限制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15分钟。

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的软件,删除那些竞技,学习知识为主的,而选择那些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空间的软件。

不要简单的把孩子扔给电子产品,时常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防止孩子沉溺其中,适时引导。

建议儿童具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与兴趣之后,再开始使用电子设备。


9,孩子喜欢吃零食,不吃饭,怎么办?

两次正餐之间,可适当给孩子吃一些健康零食。但如果零食影响了孩子正餐的进食或消化,则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改正了。

如果说教的效果不好,可以尝试自然后果法。如果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就让他自作自受,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比如,父母首先要用平和的语气告诉孩子:“宝贝,现在你不吃饭,那么等饭点过了,你会觉得饿,那个时候想吃就没人给你做饭了。”

如果宝宝仍然不吃饭,就要把宝宝的饭碗收起来,其他家庭成员要吃的香香的,不去理睬不吃饭的宝宝?等宝宝饿了要吃零食时,父母要无奈的对宝宝表达遗憾的心情说:“怎么办?没有饭了,而且不吃饭是不能吃零食的,怎么办呢?饿肚子好难受是不是?”


10,孩子总是吵着要喝饮料,怎么办?

两到三岁的孩子正处于味蕾发育与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摄入过于刺激的食品,会伤害味蕾的生长。

如果让孩子喝酸甜口味的饮料,一段时间后,他会对青菜、白开水等清淡的食物产生排斥心理,对酸甜味道产生依赖,形成较重的口味,从而进一步增大对饮料的消费。

除饮料外,其他不健康的食品如腌腊制品、油炸食品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孩子的味蕾,肠胃和肾脏的发育都会受到伤害。

如何才能让孩子少喝饮甚至不喝饮料?父母以身作则是关键:

不主动购买,饮用各种饮料,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这样做。

尽量杜绝各种饮料进入家庭。


11,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正常吗?

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差异常常是很大的,个别孩子甚至四岁才开口,但是一旦开始说话,往往话多,也清晰。

如果父母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可以听懂大人的话,比如他会用点头或摇头等身体语言做出反应,就不用太着急,平时注意多与孩子慢慢说话、讲故事等,一般等到两三岁,孩子自然就会说话了。


12、孩子时时刻刻缠着我,怎么办?

第一,需要明确的是,除了工作、孩子与家务之外,你需要给自己时间,健康、快乐、充满活力的父母无可取代,是孩子成长之路的榜样与信心之源。

第二,无时无刻的陪伴孩子,并非是助他成长的最好方式。孩子总是试图尽可能获得他人的注意,但是等待、忍耐也是两到三岁孩子需要去学习的。

大人只能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点拨者、启发人,真正的探索要孩子自己一个人去做,别无他法。因此,要给他独处的时间,即使是两到三岁的孩子。

下列建议你可以尝试:

规律,有序安排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如游戏、晚饭、运动、阅读等,并和家人分配个人的角色。

做家务时尽量不要把孩子排除在外,两到三岁的孩子可以帮你做诸如传递、寻找、清洗等很多事情。这样你可以更了解孩子,他也会觉得自己很棒。

如果孩子等了一整天想和你玩儿,你回到家时,应放下其他事,先和他一起玩儿15分钟,或者做家务时和他一起聊聊。


13、孩子不满三岁就上托儿所,会影响他的成长吗?

孩子的年龄并不是最关键的,托幼机构的质量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机构品质高,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比如安全,健康饮食,有关注,有刺激鼓励,再加上一些额外的条件,包括有社交、教育、身体活动,表现创意的机会等,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

所以,为孩子精心挑选托幼机构后,你即可安心,绝大多数两到三岁的孩子已经适应与母亲暂时分离,在优质托幼结构内的生活也的确有利于他的认知发展。

如果家中的环境刺激比较缺乏,更多以看电视等构成日常主要活动,那么孩子的发展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14、孩子在托儿所喜欢咬人,怎么办?

对于两到三岁的孩子,咬人是一个常见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应和老师们做好沟通工作,共同观察孩子通常在什么时候咬人。

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较慢,在和小朋友发生纠纷时,不能痛快地用语言诉说委屈或者发泄怒气,就容易有咬人的行为。

若是这种情况,父母要注意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情况和情绪之后,攻击性行为也会大为减少。

有的孩子对个人空间有着很高的要求,当别人有意,无意侵占时,便会有过当的反应。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和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如邀请小朋友来家玩儿,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有的孩子缺乏正确的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道喜欢别人正在玩的玩具,可以用请求的口吻去借,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进行交换;别人拿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要求别人退还,也可以请求教师的帮助;等等。

在家中,父母可以教给孩子这些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演练。


后记

《这样爱你刚刚好》是自孕期开始至大学阶段一套完整的新父母教材,全套共20册,零到20岁每个年龄段一本。

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基于向不同年龄孩子的父母提供精准专业服务的需要。与常见的家庭教育图书相比,它不是某一位作者的个人体会和心得,而是40余位国内家庭教育专家集体研究和讨论的结晶。具备完整、科学的体系,代表了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主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