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摘录—《另一种选择》

谢丽尔·桑德伯格 亚当·格兰特

前言

我的余生就这样开始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都是我不曾选择的人生,也是我完全没有做好准备的人生。这一切都令我无法想象。

第1章 重新呼吸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花了数十年研究人们如何应对挫折,结果发现有三个认知因素会阻碍复原力:(1)个人化(personalization):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2)普遍性(pervasiveness):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3)持久性(permanence):认为事件的残余效应将永远存在。

当我们受苦的时候,便倾向于将苦难无限地投射、放大。有一项叫“情感预测”(affective forecasting)的研究,旨在对人们未来的情绪进行预测。该研究显示,我们往往过度放大了消极事件对于自身的影响。

塞利格曼发现,像“从不”“总是”这样的词代表了持久性。就像把“抱歉”踢出我的词汇表一样,我也试图不再使用“总是”“从不”,而是用“有时”“近来”来取代。于是,“我总是感到很糟”变成了“我有时感到很糟”,虽然这不是最理想的状况,但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

斯考提向我讲述了他40多年来帮助人们应对不幸的经验,他发现:“当人们向上苍求助时,便有了一种被来自外界的强有力的爱包围的感觉。人们应该知道,他们并不孤独。”

人生即苦。生老病死无可回避,尽管人生包含着许多愉快的瞬间,我们也试图去延长快乐的体验,然而,这一切终会消失。

我想让你明白,当生活给你当头一棒,让你坠入悲伤之海时,你能做的就是奋力游向水面,重新呼吸。

第2章 房间里的大象

身处悲痛时,你应清楚两件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疯狂,以及你可以提供支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对他们来说就是对事实的全然否定。”保持沉默,常常会加深家人、朋友以及同事间的隔阂,即使是在一般情况下,保留自己的想法也会让他人感到不舒服。

在中国和日本,理想的情感状态是冷静和克制。在美国,人们习惯于激动,(“哦,天哪!”)及表达热情(哈哈大笑)

有力的证据表明,对所经历的悲剧事件敞开心扉,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跟朋友或家人聊聊,能帮助悲伤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感到被理解、被关怀。

“孤独感和分离感”。她说:“许多要好的朋友和亲戚都消失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该跟我说些什么,他们怕自己说错话了却不自知。”

“面对悲剧时,你会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人了,你被陈词滥调包围着。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来取代‘任何事情发生,都有它的道理’这样的说辞呢?”作家蒂姆·劳伦斯问道。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表示理解,你可以说:我了解你的痛苦,我就在你身边”

第3章 友谊的“白金法则”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遵守黄金法则:“你希望他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他人。”可是,在他人 经历痛苦时,我们应该遵守“白金法则”(而不是“黄金法则”):“按照他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从身处压力的人的行为中获得密钥,然后表示理解,更好的方法是,在行动上给予回应。

第4章 自我同情与自信

自我同情就是将给予朋友的那份善意给予自己,自我同情让我们带着关心和理解去处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自责和羞愧。

在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返回美国的士兵中,具有自我同情特质的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症状有显著的缓解。

哲学家索伦·克尔凯戈尔说过,“要理解生活,你只能回头看;而要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

有证据表明,专注于心理学家称之为“微小成功”的事件,的确有效果。

第5章 成长到死

创伤后的成长会以五种形式存在:发现个人的力量,学会感恩,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以及发现新生活的可能性。

尼采有一句名言:“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泰德斯基和卡尔霍恩对此做了细微的改动:“我比自己以为的更脆弱,却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

“如果必须坠落,就让我坠落,我会成为的那个人一定会接住我。”

“如果不能回头,就只能做出改变,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改变。

第6章 重拾快乐

快乐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不能靠女儿或其他任何人带给我快乐,我必须靠自己。是时候抛开那该死的C选项了。”

第8章 一起寻找力量

马丁·路德·金所说:“任何人都不能使你堕落,以至于对他心生恨意。”

第10章 再次爱,再次欢笑

剧作家罗伯特·安德森对此有完美的阐述:“死亡会结束生命,但不会结束关系。”

亚当的同事简·达顿认为,所谓有复原力的夫妻关系就是夫妻两人能承受强烈的情绪和压力的关系。它不仅是两个具有复原力的个体的联结,而是复原力成为关系本身的一个特征

我们不仅挺住了,而且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坚强。

选择B依然为我们提供了选择——我们仍可以爱……仍可以发现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摘录—《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