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成功家庭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样走?如果采用恰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是否能成才呢?孩子教育的不好,是因为家长不会教吗?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因此也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另外的一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但是,还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出现追悔莫及的失误;也有不少家庭,虽然环境不好,但是家长依旧能把孩子培养成才。
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不教而教。林氏夫妇在三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三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三个儿子开阔了眼界;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家里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三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
林氏夫妇教子的感人之处,并非是培养出三个博士,而是其在贫困中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儿子,铸就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性格,并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正是因为林氏夫妇的教育方法得体,才让三个儿子成为出色的人。
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性。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把孩子教“好”并非单纯让孩子争得第一、获得奖赏、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也不与社会的财富、地位、名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成才成“家”的资质,孩子有个体差异,孩子之所以是你的孩子,就是因为他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标准也应该是不同的。
孩子“好”的定义应该跟孩子的个体有关。不能拿它跟社会成就(财富和名声)来比较定义。它只能跟孩子自己有关系。“好”孩子,要做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把孩子“教好”,就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非得让孩子成为爱因斯坦,变成比尔·盖茨。孩子只需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明天比今天多些进步,就足够了!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非常高的、终其一生的要求,所以,这只能作为教育孩子的一个目标和追求。向这个方向靠拢,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里说的并不仅仅是教的问题,还应该包括“不教而教”的问题。
教是一种主动实施的行为,也就是由父母来引导学习和教育的行为。而“不教而教”就是指由孩子自主成长的一部分,通过放手和不抵抗孩子的自然需要来达到让孩子成长的目的。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首先,应该想法了解自己孩子的各项能力极限,刺激孩子的能力成长到孩子能到的最高高度。在纷纷扰扰的社会环境和欲望诱惑干扰下保持对自己孩子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刺激和发展自己孩子本身可以发展的能力素质,淡化整体社会比较定义的需求,把孩子当作一个个体社会来发展调整、刺激成长。很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都一味地抓住“教”和“阻”而不放。而这种教,被父母限制在自己的经验里、成人的认识中以及社会的要求下。因此,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满足自己、阻碍孩子。大部分的父母在实施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按照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社会对未来成人的要求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孩子的发展来实施,而是根据家长和父母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教育。
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家长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清楚自己的教育对象,找准教育的目标、了解自己要教育的对象、有的放矢。从孩子的需要入手,考虑教育手段,从孩子的发展来选择教育方式,这也需要父母的智慧。
说到教育孩子,父母几乎一律讲手段,也就是方法。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没有,错的是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同样的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反之也是,同样的原因,不一定发展成为一样的结果。有因就有果,但“果”未必一样。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套用书本上的或者另外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经常忽略了“此孩子非彼孩子”的判断。所以,教育经常陷入死角和误区中。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伴随着需要而成长的。如果我们可以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教育孩子就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会教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