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本

《易经)所用的辞句,大多隐晦不明。历来各家解释,又多牵强附会,使得读(易经〉有如解谜语,以致许多人敬而远之。

实际上,(易经〉的最高指导原则,就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坤卦文言),意思是多做好事,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充裕的喜庆;常做坏事,积累恶行的人家,- -定会留祸殃给后代子孙。这-席话, 有如我们现代的交通信号灯,绿灯通行而红灯停止,是不需要证明,自然如此的。如果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恐怕再怎么努力研习(易经》,也是杠费时间和精力,毫无用处。占卜得再精准,选择得再正确,也不能保证效果必然良好。这当中的变数,主要是关乎品德修养,与行善或作恶。

(系辞〉上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紧接着便指出“继之者善也”一一阴一阳的相互对待和作用,是万物的根本,我们把它称为“道" ;而继承道的开创万物,便是“善”。

中国人自古以来,普遍具有高度的上进心,也就是向上心。“上”和“善”音相近,我们可以说成“善进心”或“向善心”。人人都有向善的善进心,不必向外寻求。我们一方面以“人”为本,一方面以“德"为本,便是把道德修养看成是做人的根本。

〈系辞〉下传指出:天地最伟大的德性,是化生万物:圣人最珍贵的,是崇高的地位。而此两者皆是以仁德和道义来维持的。人类在食、色两种本能之外,还有上义,成为和一般动物不一样的特性。“德本财末” 、°德本才末” ,是(易经)给我们的重要观念,对一切向钱看,而又特别重视才能的现代人来说,应该显得十分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德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