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文具店》| 如一条小溪的文字

《山茶文具店》

与这本书的邂逅是个意外,却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是微信读书根据我的阅读喜好而推荐的。

在春的篇章之前,我都以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现在或者曾经,在镰仓住着一个叫雨宫鸠子的姑娘,开着一家名为山茶的文具店,而其主业则是代笔人。

是在看到上代给静子的信时,才反应过来这是个虚构的故事,是本小说。老实说,这使我有些小失落,就像是长大后知道月亮上没有嫦娥月兔、也没有广寒宫和桂树,月亮变成了月球,上面只有坑坑洼洼的岩石。

真相的世界总是那么的骨感,我还是选择记得最初的那个印象吧。

从打开到愿意看下去,是因为它的文风很细腻很温暖,有日本电影《小森林》的味道。这样的阅读是很能安抚人心的,像是山脚下的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潺潺作响。

南宫鸠子的代笔人身份设置,透着丝神秘感,有想要继续看下去的好奇。而真正把它读到心里去的,是那封报告离婚的书信。

知道情书,知道结婚喜帖,也知道吊唁信,但这还是第一次知道报告离婚的书信,而且是以发结婚请帖般郑重其事地发给参加过婚礼的亲友。

都说“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在现实世界中又见过太多撕到上热搜的戏码,再看到如此美好地处理“分手”事宜,真是意外极了。

委托者诚恳,代笔人雨宫鸠子更是用心,除了书信内容的字句斟酌,还有信纸、信封、封蜡、邮票、墨色、书写工具,莫不是逐一谨慎选择,以使之相互匹配相互成全。

也是第一次知道,一封得体的书信需要在意这么多的细节因素。

在当下“工作看邮件、生活有微信”的时代,手写的书信都是件稀罕事,更何况是如此细节考究,简直是不可思议,甚至会认为过分讲究。但是,日本的书籍或者电影中,总能看到这种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或许这是他们文化中特别重要的部分。

我们生活在从没有过的便捷时代,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可以很快速的跨越。从前需要跋山涉水几个月的路程,现在只需几个小时便可到达;曾经只能以画像传递的音容笑貌,如今只需打开微信便可隔屏相见。

科技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却也伴随而来潦草和随意。因为人有个很大的毛病,对容易得到的东西都不会珍惜。从前是“家书抵万金”是“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现在人们却是深陷在微信、钉钉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里。

我们已经远离了书写的时代,可有时候会很想念,想念它的不容易,想念它的亲切有温度,也想念它隔着时空而产生的无限想象空间。

突然想到,当照片、小视频愈发流行的时候,人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将愈发的弱,如薛蟠般只会说“那么大,那么圆”。眼睛看到的越来越具象化,想象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昨日看到两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美呆了,忍不住要为之惊叫。它们就适合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愈想愈美。

我想,我对《山茶文具店》的喜爱,除了如溪水般的文风和温暖的故事,还因为主人公雨宫鸠子是与书写打交道的,而且是万分郑重地对待书写一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茶文具店》| 如一条小溪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