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又遇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一个多月了,志愿也填了,这几天的录取电子通知单也陆续到了,现在里里外外都很透明,收到录取的学校、专业与志愿选择基本相同,没有太大的意外。

高考我已多年未关注了,不过今年有点特殊,有两个好朋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可能是我有当过高中老师的经历,他们这一年里经常与我探讨一些孩子学习和大学的事情,征求我的意见。离开教师行业多年,现在的情况我完全陌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得到上我订阅的吴军专栏里,一二期都有不少对高考复习,大学选择的专题,我再次阅读后觉得很好,随即转发给他们,也提出我的理解和看法。

记得上一次关注,还是女儿高考的时候,当时我与她不在一个城市,她的高中学习几乎没管,全考她自己和她妈的照顾,考完以后发挥的不是很理想,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对择校填志愿就很有难度。我回去帮助参考时也是一头雾水,面对那么多志愿填报参考书,没有一点感觉,只有先让女儿和她妈商量后,拿出有想法和意见,我再说出我的想法和道理,最后与孩子和她妈取得一致意见,作出填报志愿决定。

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做好自选这一步,家长不能替代,哪怕是你对流程和资源滚瓜烂熟,也不能先说出意见,这点特别重要。当孩子出现特别固执己见或者一点自主意见没有时,家长就要启发,循循善诱,或者冷处理,慢慢用他最熟悉的同学、朋友事例进行引导,当然这些都是要在平时生活学习中一点点灌输的。

第二,如果孩子的选择,在家长的建议和支持下做了更改。更改的前提是孩子必须理解和认同大人的建议,而不是屈从或无奈,也不是不敢表达,或者没有理解家长选择的意思,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大学之路就不是孩子自选的路,对后面一系列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

女儿大学都毕业了,时间一晃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高考情况发怎么样了?

变化不大的是考试方法和内容依旧,家长的焦虑依旧,好学校依旧那么少,985、211还是那么难考;

变化大的是考生,他们基本上都是00后出生的,真正的21世纪的产品,是在电脑、手机、ipad上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在游戏,动漫,弹幕的陪伴下长大的,星战和二次元是他们的社区,不会认为勤奋是天然的,拼命学习是基本的,用功看成是必然的。这次听说这两位朋友成绩不错的孩子,在高考前的态度仍然是自由自在,我行我素,想玩的游戏一样还是要玩,想听的歌依然是要听,甚至想看的电影还是要去看,不能耽误,与当年我们高考前的如临大敌,紧张的都不好意思多睡一会,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今孩子考前心中的目标非常明确,只选自己中意的大学和专业,其他的一律不考虑,家长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觉得是进步,是变化,是不一样。

在这个不缺吃不缺穿的时代,想法、个性和行为是第一位的,为什么一定要按大人的想法和指定的道路走呢?

说回在填报志愿的难题上,非常认同吴军老师的原则,那就是无论考的好坏与否,都要从城市>学校>专业 这几个梯度来选择,能选的城市越大越好,城市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代表学习、生活、工作、见识的机会,代表思想和思维的开放程度,这是首选,然后是大学,对大学的选择也是要认真的,它将是今后人生的朋友圈,甚至家庭的发源地。排在最后的是专业,也是很重要的,那是你兴趣和志向所在,虽说十几岁的孩子对自己兴趣和对所选专业的了解,还不深入和稳定,但大学几年的基础打好了,对以后专业更换和调整的机会,都是重要的。据统计,走入社会工作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不到50%,所以不要太在意所选的专业,也不要被其绑住。不过谁也不能否认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一件惬意的事。

今年五月份在上海遇见一位来自美国波士顿的00年出生的小伙子,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交流起来反而感觉自己中文没有学好,他已经被哈佛大学东亚和古代历史系录取了,交谈中得知,受家庭影响就很早就开始接触中文,对所有古文明史都很感兴趣,报考哈佛就被录取了,他的志向是在哈佛完成他的一生,读大学,读博士,找女朋友成家,当教授,研究古代史。

我惊讶,一个18岁的小孩子,这么成熟,早早就把自己的人生安排了,简简单单,清晰明了。

虽说高考制度发展至今仍有很多缺点,比如一考定终身,各省大学资源差别巨大,地区之间录取分数线差别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几十年来的高考制度,在中国社会相对最公平最公正的一项制度,它为很多普通人提供了上升的通道和机会,也为社会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流动性。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高考是孩子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关,标准化的一关,都希望走好它。

人的一生,有形的高考只有一次,无形的高考却比比皆是,都是一道道关口,都是一个个坎,到头来才发现,方向比道路重要,道路比工具重要,像那个波士顿的哈佛小伙子一样,选择后,尽快上路出发,享受旅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隔多年又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