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坑

井址:一号兵马俑坑是1974年3月当地村民抗旱打井时偶然发现的,1979年10月1日建成保护大厅并对外开放。

面积:一号坑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在三座俑坑中规模最大,比两个足球场的面积还要大一些,如果全部发掘,预计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多件,战车50余乘。

建筑结构:地下建筑的构筑方法是这样:先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土坑,土坑的四面各有5条斜坡门道,作为建筑材料和陶俑陶马进出的通道。再在中间筑起10条夯土墙,土墙原高3.2米,原宽2米。坑的底部夯实、铺上青砖。土隔墙的两侧有立柱,立柱下面垫有柎木,上面有枋木,形成木框架结构,帮助土隔墙承重。土隔墙及木框架上密排棚木,棚木上铺芦席,席子上盖2米厚的填土,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地下空间。陶俑、陶马制作完成后,按照事先的布局被运到俑坑当中。

军阵:军队在作战或驻守中的队列形式,被称作军阵。秦兵马俑是按照秦军的阵形排列的。我们看,俑坑的最前面站有三排武士,他们身穿战袍、手持弓弩,是整个军阵的前锋,与敌人交锋时,他们先对敌人进行远距离攻击;前锋的后面紧跟着主力部队,他们是由车兵和步兵组成的38列长长的纵队;在俑坑的南侧、北侧和西端,各有一排武士面外而立,他们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防止敌人从南北两侧和后面偷袭。

兵器:从秦俑半握拳的手势,大家一定会想到当年他们手里应该握有兵器。考古工作者仅仅在一号坑前面已发掘区域就清理出青铜兵器4万余件,其中3万多件是青铜箭镞。由于年代久远,木柄已经腐朽,但青铜部分保存完好。

色彩1:我们今天看到的陶俑、陶马都是灰色的,那是因为俑坑在建成后不久,遭到大火的焚烧,彩绘层大面积被烧毁,残存的部分由于当年保护技术不成熟而几乎脱落殆尽。可以让大家欣慰的是,1998年秦陵博物院彩绘保护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陶俑身上残存的彩绘层全部可以保存下来。

色彩2:新的发掘证实,陶俑的头发颜色、肤色和服饰颜色不完全相同。头发颜色有的漆黑,有的棕褐。脸、手、足等暴露部分的肤色,或粉红,或肉红,或牙白。眼仁虹膜部分,不同个体也有差异,暗红、漆黑,淡棕等诸多变化。其中有一件陶俑的下眼睑还用细笔描绘出根根睫毛。服装残留的颜色多数已经脱落在淤土上,有红、绿、蓝、紫、雪青等,经过色块对比,俑坑中已经发现了17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紫色、蓝色非常珍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