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子罕篇23-25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望,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解读:1、“后生可畏”显示了孔子对年轻一代的期许和感慨。时至今日,我们也都对年轻人充满了期许。从小我们就经常听到“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这些话,而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时代的到来更加彰显的年轻人的活力和地位。

2、孔子对四五十岁没有成就的人有些贬低。其实现在这个社会,四五十岁的人成了很多领域的主力军、领导者。即使没有太大成就,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每个人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展现不一样,不用妄自菲薄。


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①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合乎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有真的按照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只顾高兴而不加以分析,表面听从而不加以改正,对于这两种人,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注:①“说”通“悦”,见《论语集释》。

解读:1、法语之言——反面反馈:非常易正言辞的提出意见,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说当面给反馈、给意见,怎么能不听呢,最重要的是进行改正。

而有些人属于“从而不改”的人,意思就是说嘴上虽然附和着,认同别人给提的意见,但并没有在思想上认同并虚心接受,属于说一套做一套,依旧我行我素,不加以改正。

2、巽与之言——正面反馈:就是说一些表扬、赞美的话。谁收到表扬都会非常高兴,但不能光高兴,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受到表扬、赞美?从中吸取什么经验?以后如何更好的去做?

正面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塑造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好的行为,并加以保持甚至在这基础上更加完善、进步。但有些人受到表扬后不思进取,不加以分析,什么都不去思考,不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如何能吸取经验继续保持。这种人属于“悦而不绎”。

3、在孔子看来“从而不改”和“悦而不绎”这两类人无可救药了。属于油盐不进的类型。已经没有任何越来越好的机会了。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篇》第八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亲近忠诚和讲信义的人,不要主动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解读:1、不重则不威:重:稳重;     威: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可亲而不可犯。

           2、学则不固:不固:因为没有根,因外界欲望所动。

                “固”是一个学问内化的过程,如何让所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而能不被外物所影响,不被欲望所动摇。

           人要稳重、庄重。要有原则、有立场、有底线,但不是假正经。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就会被外物所动摇,而不能坚守本心。不交无原则、无底线之人。这种人容易被欲望所影响,有可能的某一天会因为利益、欲望而伤害周围的人。

            3、主忠信:主:坚持。坚持以忠信为原则

             不交不忠不信之人。

            4、无友不如己者:

         (1)可以理解为:朋友总有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所以要多去看朋友身上比自己强的部分并学习。

         (2)“友”动词,主动结交。不拒绝命运带来的朋友,要主动结交比自己强的人。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朋友圈,使自己进步。

        5、过,则无惮改:犯错误,不要忌讳这件事。

     (1)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错误是给我们提供了学习进步的机会,要正视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把事情做好做对才是最重要的。

     (2)作为国君、领导,要知人善用。不要回避自己的错误,要虚心请教,要会用人、善用人,解决问题,把国家、企业、事情做对、做好。

     (3)做错事不能推卸责任,不从自身找问题,而把所有过错都推卸给别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进步,而且一般这种人都是自私的人。这种人不可交。

  总结:第一句为内化的前提,后为内化过程。人要以忠信为本;相比自己强的人学习;不怕犯错误、不推卸责任,知错能改!

你可能感兴趣的:(10月10日——子罕篇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