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在想些啥--西方近代史的哲科思想(二)

从上文牛顿的机械论开始继续谈。

有时想,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阶段:

第一阶段:三大问;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到哪里去?

第二阶段:知识真伪论;随着哲学的思考,发展出数学、科学,产生知识;哲学家开始讨论知识的真伪。

第三阶段:人生幸福;追问人生意义,追求人生幸福。

近代哲学史基本处在二、三阶段。

一、决定论

“机械论”用物理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机械论”产生了“决定论”。“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一切现象都有一种必然性。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去预测所有事物的未来。

数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说:

只要他能拥有足够多的数据,他就可以按照机械定律推出未来世界的全部面貌。

但说实话,如果万事万物包括人的意识都按照“决定论”来运作,人就不需要有道德,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宿命论”、就像佛教的“因果论”,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丢到一边去,也给人一种不完美、不自洽的感觉。

所以,当时的哲学史上,更流行的是部分决定论。也就是物理世界是“决定论”的,但是人也有自由意志

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就相信部分决定论。他们认为我们不能控制事物,但是可以控制我们自己对待生活的方式。所以这个学派提倡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决定论”在当时很牛B,因为有科学做后盾,又处盲目崇拜牛顿的时候。但不久就有人来挑战了,他就是休谟。

二、休谟(英,1711-1776):怀疑论

图片发自App


1、怀疑论

休谟是苏格兰人,也是一位天才,12岁进入爱丁堡大学,但是念到一半就不念了,认为学不到东西;后来自学哲学,23岁完成了名著《人性论》。

休谟也是经验主义者。但休谟认为他之前的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都存在根本缺陷。吵了半天没有结果,休谟认为他找到了原因,那就是双方讨论的问题超过了人的经验范围。

休谟认为,人们讨论“何事真实存在”之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回答,所以你们才能怎么说都有理,正反两面的观点都能成立

唯物者说,一个物体你不意识到它,它就不存在;唯心者说,我不意识到它,还有其他人意识得到它。

所以休谟认为: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比如说,我体验到的世界是21世纪,至于我体验到的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计算机虚拟出来的,我不讨论这事,因为这超出我的能力范围。

笛卡尔怀疑一切,说:“我思故我在”,起码“自我”是存在的;休谟则说,“自我”只是我对自己的印象,但真正有没有“自我”呢?对不起,咱不知道!休谟有一句名言: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

2、对科学(因果律)的否定。

休谟告诉我们,无论生活是不是幻觉,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

那有没有知识是切实可信的?他找到两种。

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逻辑规则,而且不依赖经验存在。

第二种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摸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是可信的。

也就是理性知识(演绎得来)与经验知识(归纳得来),人类就这两类知识。

但是休谟用这两种知识,先否定了科学的基础--因果律

因为用逻辑推理无法推导因果律;如果用经验论,会很荒唐。因为因果律遵循“如果A事件发生了,那么B事件一定会发生”;就是说B在A后,而且必定发生。

但是这不靠谱,比如农场主每次来都给鸡喂食,似乎建立了因果关系,但下次来可能就是杀鸡的。你要知道牛顿力学可是建立在千万年中掉到地上的千千万苹果之间的运动规律都是相同的现象上的。

所以,一边科学坚持“因果律”,一边休谟在否定。

有人说,我选择“中庸”,相信意识依赖于物质存在,但是意识不被物质决定,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但你这个“度”怎么把握,靠“左”还是靠“右”一点?说实话,这更像是诡辩而不是严谨的推理。

因此,在哲科思想里,人们依旧生活在一团混沌中。

待续。

181121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家在想些啥--西方近代史的哲科思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