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记——绳绳不可名

        绳绳:连续不断。

        一个东西,当你知道它是什么的时候,可以方便使用任何的文字来对它描述,但文字的精确度总与实际的东西,相对模糊与粗糙。

        而且文字的传述,容易产生歧义,总是使用文字来了解一样东西,会让人与实际的东西脱节。

        这就是使用不同的工具,对一个东西的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了解,比如对这个“二”,使用视觉,总会从视觉效果的方面来看它,用听觉,总会从听觉效果的方面来听它,使用文字,人们就会习惯地思索它。

        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它,成为它就知道了它是什么,但如果再想把它用语言文字转译出来,可能这是想让人们了解它是什么的很愚蠢的办法。

        因为最初转向对生命的探索时,此文的述写者直接是从禅宗入手,找到了那个空,明白了空觉不二所指,所以一直极力从觉入手。

        “我是谁?”,对于探索者来说一直是个很重大的课题,这确实是个迷思,但同时,对于找到者又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迷失。

        我是“觉”,确实是一个非同凡想的立足点,可以说它是万物之根,即一切的根本点,之所以有我所讲述的东西之发现,是因为保持“觉”知这个动作的结果。

        万物之中都有觉,一旦发现了“觉”是什么,这一点就不会再有质疑,从此,你就知道宇宙中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活的。

        即使眼前的一粒灰尘,在它自身的存在中,它都是活的,它有“觉”,它也有“意识”,我们现在的科学也已经发展到知道物质就是“能量”了。

        而且一粒灰尘之所以能成为一粒灰尘,因为它有自己的“理则”在其中,就象电子一直围绕着原子核旋转一样,这个系统本身就是“理则”让它如此行动。

        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正因为它们知道,它们才如此干,电子知道它围绕着原子核转动,它自觉它自己,它有意识,它有自己的理则作它自己。

        整个大宇宙都是如此。

        从此,没有什么东西再是死的东西了。

        知道了“觉”,整个的生命观都改变了。

        “觉”本身并没有什么,因为“觉”的本质是“空”,“空”即是“道”,所以“空觉”不二,它们合在一起代表着“知晓”。

        “空觉”只是知晓,它就不再干别的了。

        所以,保持觉知就有这种特点,可以称它是个“观察者”。

        但现在的量子科学也发现了,被观察者随着观察者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空觉”即有知晓的特点,但因为它的空,让它显得如如不动,但让它觉知到的对象,因为其对象的变化,又显得它具有转化的功能,但实际上它什么都没有做,这就是“无为”的含义。

        “无为”是作为人说出的字眼,所以一定是在“万物”的层面,发现了“道”的这种作用,而且一定是知道“道”是什么的人所说,老子讲的“无为”是与“道”对应的无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讲记——绳绳不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