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你有吗?我有!

图片来自百度

今天又听了遍<每个人都有拖延症>,这其实是我听的第三遍了。因为正被这样的状态折磨着,忽然特别有感触。

最近发生了啥?

最近在准备读书会的PPT,一直憋不出来。常常看着模板发呆,昨天打开电脑看了半天,一个字没憋出来。越是写不出来,越是焦虑,越是不想打开文档。周六活动的小手工准备也卡住了,选好的店铺竟然整理仓库放假了到下个月!备选方案也迟迟没有敲定!

另外和合伙人一起启动的项目也是停滞不前。计划看书做笔记,攒B2C需要发布的小文章一直拖着写得进展缓慢。时间总感觉不够用,需要输入的太多,反而没有时间输出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拖延症么。完全满足3个必要条件

拖拉:不愿开文档,发呆半天也憋不出字,小文章迟迟没动笔。

焦虑:明显有心事,感觉时间不够用,没时间输出。

负罪感:没完成工作,也没觉得轻松。

问题出在哪?

首先,拖延症是大家都有的,允许一定程度上拖延症的存在。这是人性,不需要过分焦虑。

其次,从认知角度来看,行为是心里认知结构的反映。就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是因为知道应该做什么再去付诸行动,而是行动体现出了目前的认知水平。

对啊,曾经我也靠不吃饭减过肥,轻轻松松饿两天就接能达到目标。然后开心的大吃一顿。体重也就只在小区间波动。说实话,当时并不觉得胖,减肥纯粹是凑热闹。

改变发生在4年前,因为马甲线的热潮,开始了健身。一开始只是想尝试一下,下载了KEEP,跟着练。慢慢的,我知道了体脂,知道了HIIT,基础代谢,增肌减脂,肌肉线条,开始练burpees,小哑铃,tabata。在去年完成了10km跑的目标。虽然我的马甲线依然若隐若现,但我开始调整饮食,整体减脂,不再关注体重的变化,而是线条的优美。从原先对细胳膊细腿觉得美到喜欢肌肉,线条,蜜桃臀;从关注体重到体脂的变化。我对健康对美的认知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看来,我的问题出在了认知层面。改变认知结构,换个角度看问题。当我们有拖延症的时候,正是在补短的时候。课件PPT由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技术层面的呈现方式,和主题内容。后者才是精华。那么要完成PPT只需要从内容出发,收集整理必要的知识;再通过多种不同的技术,例如短视频,截图,文字呈现。一个PPT就是一个作品,就是作者认知结构的综合体现。

寻找解决办法 我该怎么做?

方法1 结构性拖延法:找有价值的,计划中的几件事情一起做。不想做这件事的时候,换件也是被拖延的事,这样不会无畏的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

方法2 把创造性事变成机械性的:罗胖用抄书机械系的动作来学习枯燥的课本知识。应用到我自己,提高英语水平就可以从背课文变成听写来理解枯燥的语法和单词的记忆。

方法3 不着急动手,先明白做事的目的。让潜意识自由的生长。嗯~~ 这个方法好像确实有效,因为写文章这件事已经印在我的意识里,虽然迟迟没有动笔,但是这篇文章,确实在我早上听到‘拖延症’的时候有主动想写的冲动。

方法4 大家一起参与,来自群体的督促。和写PPT的同事一起吐槽吧,知道了有人一起痛苦,可以缓解焦虑。健身的时候坚持发状态,Po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广而告之,接受来自朋友圈的祝福和督促。

先写到这儿吧,我要去运动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拖延症” 你有吗?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