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 - 道德的衰落与文明的发展
原文和对照
|帛书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传世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两者对照
1,帛书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传世版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多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在这个区别中,传世版对“下德”做了描述。中国传统文化有道德仁义礼的思想脉络,我理解其是属于哲学思想的一种发展演变,和人类社会、伦理关系有巨大关系。
本章论述“德”的问题。纵观全文,后文所写的仁、义、礼三者均无“下”之一说。这里所谓的“下德”,在老子所指中应当正是仁、义、礼三者。
帛书开篇即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已为下文做了铺垫,而传世版则有伪托之意,为了做排比的修辞,在“上德无为”之后又加了“下德为之”。因“德”是“无为”,而仁、义、三者都是“为之”,则这一句“下德为之”略显多余。
2,帛书版,“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传世版,“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一个是首,一个是始。
区别在于“首”与“始”二字。先看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
首:在甲骨文中指头。首的引申意中有“开端”的意思;另有“重要”的含义。
始:说文,女之初也。女生胎为“首”先出。(如果是脚先出就是难产了。)是“初始、开始”的意思。
通过对比可知,二者都有开始,初始的意思,但是“首”还代表了重要性,而“始”在重要性的表述方面要弱一些。
字解和句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字词解释
德:说文,升也;引申出登高之意;另,“德”也通“得”。
道德二字实难做简单的解释,基本上来说,古人对字的理解中有很多的对天地万物,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就德这个字来说,可以比喻为人生道路仿若登山,登高而见天下,见世间万物而有所悟。
升,登。就像人从出生开始不断的成长一般,岁数在变大,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也在变多,当然欲望和诉求也更加的丰富。我们回看自己人生种种过往,就像登山时回看自己的来路,无论是上还是下,总会用很多感慨与收获。
这份“德”与“得”相通,只有在人生不断的前行中才会出现。
此德来自对天地昭昭之道,万物变化之理的学习、体悟以及践行。这个理可以理解为粗浅的道,或者说是宇宙的奥秘。但道并不简单如此,道可道非常道,既然可以说出来了,便也就不是那个道了。
还有个说法来自王东岳,非常有意思,我们可以参考。他说“德”在陕西话的发音中是dei,这和古人在驾驭牲畜时发出的命令时相似的。
我所知的赶马车口令大约有四个,jia(驾)、dei(得儿)、wo(喔)、yu(吁)。
驾是命令出发,在动作上是挥动鞭子,或者骑马的用马刺夹马腹同时双手一起挥动缰绳。得儿是继续赶路,让马不要关注路旁的岔道。喔是转弯。吁是停止。
如果这样来看确实很有意思,也有一些道理。
驾车走在大道上的时候,就是不要关注那些岔路,只要向前就好。所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生不能得道的原因就是喜好那些捷径。
五祖弘忍说,“得道前,砍柴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时想着砍柴,挑水时想着挑水。”
人生的得道之路正是如此,大道就在那里,不想其他,不看岔路,专心致志不偏不倚的走下去就好,这就是“德”。
上:说文,高也。下,反之。
以:说文,用。我个人看是和人的主观行为有关。
“以”字在古时有被用作谓语,就是用的意思。也有用作介词,或者连词。前者多在殷商时期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则多作为介词或者连词使用。
是:说文,直也。这个字的来源在甲骨文中为:从日正。就是正,不偏斜。
上德,即上乘的德。
|句解
这一句的难点在我看来,应为“是以”二字。这个“是以”究竟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所理解的“因此和所以”的意思,还是要讲单独的字分别来看。
如果看老子的来历,我做了一个猜想。老子是殷商遗民,他的文化思想继承于殷商时期的中国文化。所以,如果将“是、以”作为单个的字分别解释,就是“直、用”。那么“是以”就是:没有偏移的施行,或者直接施用的结果。
下面分别用“是以”不同的解释来看这句话的意思。
“是以”作为“因此或所以”的解释:
上乘的德,不将德作为行事目的,行事时心中无德,所以其行为是有德的。而下乘的德却是将不失去德作为行事的目的,行事时对德念念不忘,所以是无德的。
“是以”作为“直、用”的解释:
上乘的德,正因其不将德作为行事的目的,其行事便在没有偏移的施行中有了德。而下乘的德,念念不忘在行事时不要失去德,其施行的直接结果却反而无德。
我的表达能力也就到此为止了。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区别的。
第一种解释,强调的是结果。第二种解释,则多少说明了成因。
那么什么叫做不将“德”作为行事的目的呢?
在我看来,“德”不是结果,而是行为的方式和状态,通过“德”这种方式行事,自然就有所得。而念念不忘有“德”,便是将“德”作为了结果和目的,反而失去了行事应有的方式和状态,那么行事的初衷则有可能会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经所提倡的这种思想,”无为而为”。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人的行为应该以行为本身为目的,关注行为的初衷,方式和状态,不要因为过分的关注结果,而在行为中夹带其他的东西。
例如慈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施恩于人,但如果将他人的感恩作为目的,这个行为的初衷就变了。慈善到底是给人带来了帮助,还是给人带来了名气和金钱呢?
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了。当行为的初衷变了,方式和状态必将受到影响,直接结果就和初始的目的不一样了。这就是刻意而为之,也叫做“有以为”。
不仅慈善如此,我能想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所以上德是有德的,这有德以“无为”而成,自然就显现为“无德”。就像前文说的,挑水时就想着挑水。
而下德是无德的,这无德以“有以为”而生,是人想要彰显为“有德”。即挑水时想着砍柴。
道德经的行文是非常自然的,通过这样的理解,自然也就毫无阻碍地到了下面的“无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字词解释
为:从爪象。甲金文像手牵象,会劳作意,本意是做事、作为。
以为:指人的主观作为,即按照自己所想的行事,表达的是行为,其出发点是站在自身角度的。(现代汉语的“以为”有“认为”的含义,仅表达人的思想看法,没有行为的概念,这里不采用。)
而:说文,颊毛也,就是胡须。作为连词表示各种关系,这里表示承接关系。
仁:说文,亲也。仁是会意字,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仁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极为广泛的社会伦理关系。春秋时期的孔子将之作为极高的道德准则。
义:義,说文,己之威仪也,是仪的古字。義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祀的牲畜。故而“义”的本意是,正义,或指合宜的道德、行为、道理。所以古文解释“义”时有“义者,宜也”的说法。
莫:说文,日且冥也。会意字,甲骨文为日在草中,代表昏暗,模糊,还有否定,禁止的意思。
应:说文与尔雅,当也。引申为相对,面对。这里的读音应为阴平。
攘:说文,推也。
|句解
上乘之德的无为,是不以个人单一的意识和看法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多元的,非单极的。这种多元行为的出发点,是遵从自然和世界状态和法则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揠苗助长,自然不是“无为”,而是“有以为”了。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也是如此。孟子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爱之心是人的本心,人都有孝悌恻隐之心。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天生便有一份情感在心里。对朋友也有关爱,甚至看到陌生人遭受苦难,心中也会痛惜。
当然,对于见到他人受苦受难时,不仅毫无同情之心还肆意调笑的,只能说“非人哉”,禽兽不如。
上乘的仁爱之心是自然的,多元的,不刻意的,是由“心”自然而生的。虽然也是由人的观念而生,但与“有以为”的区别是,不单一的站在自身角度,而是会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
进一步理解“无为”与“为之”。如果将“无为”理解为自然和世界本有的运行方式和状态,老子则用“为之”来说明人的行为。
简单来说,“无为”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为之”则是由人的观念而生的。不过这种主观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从人性自发的,是自然的,是不包含,或者很少包含个体欲望与自身诉求的行为。
所以上乘的仁,虽不同于“上德”的“无为”而是“为之”,但这“为之”还是有“上德”的行为特性,即“无以为“。
反之,带着目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仁爱之心,就落了下乘。
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中,父母处于本心的“为之”是仁的显现,但出于自身价值观,希望子女上名校,挣大钱,出人头地而做出很多行为,就不再是“无以为”,而是落了下乘的仁,由“有以为”而彰显。
即便有开明的父母,不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也应当明白激发孩子自学学习的“内驱力”才是“无以为”的“为之”。因为下乘的“有以为”所带来的多数都是矛盾。
另一方面,在人的行为中是否要关注结果,也是要认真对待的。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万恶淫为首,原迹不原心。”上乘的仁心,即便因为条件所限不能“为之”,也是“无以为”的,也是合道的。而下乘的仁爱,甚至是欲望与恶念,只要不去“为之”,起码还有“无以为”的结果。
道是无上下之分的。德与仁,是人在自然、世界以及社会中存在的两种方式。因为有了人的参与,受到人的思想干预,德与仁便有了上下之分。这个分别的关键在于:人是否遵从自然、世界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而到了义,情况进一步发生了变化,老子认为即便是上乘的义,也是“有以为”的。这很好理解,所谓正义、合宜,都是站在某一个角度看问题的。孟子四端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人有羞恶之心,其实正是分别心。
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有无之分,这个“有无”是指有分别和无分别。与之对应的是上乘的德与仁都是无分别的。佛家修道,很重视分别心一说。
有了羞与恶,心中自然也有了好与坏,这就是“义”站在对立的角度,才能分别出来。因此,即便是上乘的“义”,也是出于人的观念而生的“为之”,更是主观行为的“有以为”。
说忠义之人,以荆轲为例,他的行为对燕国是义,但对秦国则是不义。
老子在这里只提到了“上义”,并没有说下乘的义是什么,其实下乘的义,已经不再是义了,最好也不过是利而已。
礼。在中国文化中,礼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这里不展开论述。简单地说说我的理解,就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对自身及相关群体所规定的各种行为规范。
孟子四端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辞让,是人在社会或群落中生活时,为了共同利益,相互作出迁就的行为。
老子认为,即便是上乘的礼,在落到实处的时候,人们面对礼的态度也是模糊不清,晦暗不明的。
从历史上看,多少君王公卿不是嘴上讲着礼,私底下却行着另一套东西。更有甚者,干脆就直接推翻了原有的礼,建立一套新的规范,或者干脆就将这些规范扔到一边去了,这就是“攘臂而扔之”。春秋时期的各国诸侯,在利益之争中因为谈不拢而干脆掀桌子开打的情况比比皆是,哪里还有人管什么礼不礼的。
当然,礼不仅是是行为规范,也由此而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也是文明的一种体现。
可以将“礼”理解为包含现代宪法特性的存在,这种规范同时存在着有益的一面,通过约束人的行为,对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正面效用。而因其长期存在,为了迎合部分人的利益而发展出的文化观念中,同样存在着僵化的一面,甚至是糟粕。
比如男尊女卑,主要是来自后世腐儒对《易经》的曲解。
尊卑的观念,本来由易经的阴阳而生。说男阳女阴,天阳地阴,还有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的观念是《易经》的哲学思想,是古典的二元对立的辩证思想。
在《易经》的思想中,从来没有说是“阳”好还是“阴”好的,也没有说“天”好或者“地”不好的,更没有说“男”好“女”不好的。
“阴”与“阳”是事物的两个方面。“阳”代表了显现,活动;“阴”代表了隐秘,安静。如果我们将“阴阳”看成是“道”的分别,那“阴阳”只是人对事物不同的两个对立面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是基于共性的,非个体的。
以中医为例,男女的人体内都有阴阳之说,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质,有的人偏阴性,有的人偏阳性。比如阴虚火旺,不是只有女性才阴虚,男性阴虚的很多。
在易经中,有天尊地卑的说法,尊卑只是天地存在的状态,因为天在高处,称之为尊,地在脚下称之为卑。
到人类社会形成统治阶层,管理者因要坐在高处,人们取了与天对应的象征,称之为“尊”,进而“尊”这个字的含义被人在主观上设立成了高于“卑”的层面。
由于原始社会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落后,男性基于其自身力量的特性,使其在生活群落中的贡献突出,人类社会也从母系氏族发展到了父系氏族。同样,人们借用天地的象征,提出了男尊女卑的说法。
但是《道德经》也好,《易经》也罢,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看待问题是发展变化的,到了今天这样一个科技发达,文化昌明的时代,依然有大量的人在潜意识中留存着男尊女卑的思想,不得不说,腐儒文化糟粕的影响之深远,这导致许多人看待问题的僵化和不知变通。这也是老子提出“无为”观念的原因,想来他早已看到“有以为”的危害。
当然,这里只是一个批判,并不是说“礼”文化不好。《道德经》中是没有对错观念的,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礼”。
但从本章可以看出,老子很早就提出了对“礼”的质疑。他接着说出了下面的话。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字词解释
厚:会意字,指的是山石的状况。这里表示稳定,不容易变化。
薄:本意是指树林边上生长的杂草丛。指边际,与厚相对。这里表示容易变化。
华:甲骨文中的本意是花,说文,荣也。这里指人们所看到的,在人的意识和认知中表现为光彩的一面。
实:金文的本意是指货物充于房屋之下,是富有,充足的意思。说文,富也。这里与华相对,指内在充实。
|句解
道德仁义礼五种阶段,四个“失”。我看到的是,文明越发展,道德越衰落,人也越远离道。人类对道德仁义礼的追求变成今天这个状态,是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为道的玄妙难得,人们注重对德的追寻;而因为人心欲望对德的难以把握,人类进而在社会中推崇仁爱之心;而因人的认知的浅薄与观念的狭隘,在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开始崇尚义气;而因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复杂的交融在利益之中,人们给自己规定的了礼,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群体关系。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通过自我观念创造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事物,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概念,社会制度越来越多样,文化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如果用“熵”来看待这一现象,文明越往后发展,世界越会呈现出无序的状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寂灭,也就是人类文明的灭亡。
当然这个灭亡究竟什么时候来到,我是不知道的,我现在看到的只是世界的繁荣,无序,以及人们为了繁荣和有序不断的努力着。
虽然道德经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有别的看法,但老子还是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对春秋时期的乱象做了分析和批判。
在老子看来,“礼”是浅薄的,容易变化的,也因为人类这种行为规范相对自然之道的浅薄,使“礼”成了社会动乱的源头。
所谓“读史可以知兴替“,在史书中我们看到,旧的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它自然就会被推翻。在被推翻之前,所有旧的制度都是陈腐僵化的,它的行为规范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仅仅符合少部分人那浮于表面的利益诉求,不再能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人们不再忠于自己的事业,社会信用也不再稳固,社会乱象丛生。新旧势力产生巨大矛盾,天下大乱。这就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到此,老子对“礼”这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成因和发展演变提出了最根本的分析:
前识者,是造成这一切现状的根本原因。
“前识”,就是对从前的认识,对过往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理解为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甚至也是后世先验主义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仅看到了“道之华”,就是道,或者自然法则的表面现象,这样的认知是造成愚昧的源头。
老子对此的建议是,顶天立地之大丈夫,应该自身内在充实,看待事物时,要看到内部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只流于表面,华而不实。
译文
人类认识世界,与世界相处,有五种方式和状态,道、德、仁、义、礼。因为“道”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没有“有”和“无”,道就是道,玄之又玄,不可用语言描述。
与之所对应的另外四种状态,因为人的参与,且因人类行为中的“有”和“无”而产生分别,这种分别也会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
上乘的德,是不以“德”这种行为的方式和状态做为目的,这样的施为才是“有德”。反之则落了下乘。
上乘的德是“无为”的,是不包含个人主观单一思想的行为,是多元化的,是注重变化的,这就是“无以为”。
上乘的仁爱之心是“为之”的,是出于人本性观念的行为,也是“无以为”的。
而即便是施行上乘的“义”,却是“有以为”的,这是包含着人们的主观思想的行为。“义”之为“下德”,是将“德”作为了目的而存在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主观思想决定的。
礼,即人们对自身及相关群落所设定的行为规范。即便是上乘的“礼”,在落实到每个不同的人面前之时,人们面对礼的态度,往往是模糊不清,晦暗不明的,因为群体的规范未必是符合个体诉求的,而且这种规范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是不符合群体和社会需求的。为此则常常出现“礼”被推翻或者被扔在一旁不再遵循的情况。
所以,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以及由人建立的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从对“道”的追求衰落到对“德”的追求,进而衰落到仁、义、礼的存在方式与状态。
老子认为“礼”相对于自然之道是浅薄的,这种浅薄主要表象就是人们不再忠于自己的事业,社会或群体信用不再稳固,乱象丛生。而“礼”就是造成这一切混乱的源头。
“礼”之所以会成为这一切现象的源头,是因为“前识”,即人们注重经验理论,只认识到表面现象,没有看到内部规律,造成了“礼”这种人类群落行为规范的浅薄,以及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而进一步造成各种社会乱象的情况。
我们不能说“礼”本就是浅薄的,应当说以“前识”而维系的“礼”是浅薄的。
要警惕“前识”的危害,去彼取此。智者的建议是,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无论是否要改变这种现象,但一定要改变自身,从充实自己的内在,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做起。
总结
我想象着三千多年前,在函谷关的一个清晨,微风轻拂,尹喜看着满头白发的老者正持笔看着面前的白绢。我不知道他会写下“道可道”,还是“上德不德”。
身后的中原,有辉煌的都城,破败的乡村,凄凉的战场。老者将眼光从白绢上抬起投向面前这个关吏,背后险要巍峨的函谷关映衬着尹喜脸上谦卑而又真挚的笑容。
老子知道此人是修道之人,否则他如何能望见紫气东来。
这个天下究竟需要闲云野鹤的修道之人,还是拯救苍生的豪杰,老者并不知道,他已将西去,去看看这个世界更大的样子,陪伴他的只有身边的青牛。
我看见老者还是笑了,他低头,下笔,“上德不德。。。”
春秋的那个天下,为何会变成那样的天下,还是要从上德不德开始说起。
老者知道后世之人必将流于下德不失德,必将有无数的腐儒来曲解先贤的语句,必将有清谈之流只会坐而论道,不知践行大道。但他还是写下了上德不德。
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子将之落在了白绢之上。
其实大道就在那里,但大道实在难寻,因为这是人之于这片天地之中的必然,不因其他,只因人自身的思考、观念,只因人的心。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留下的观念,要无所不为,必须抛弃有以为。
道本无为,人所循道而德,亦是无为。人之本心生仁,虽是为之,但亦是无以为,若守仁之无以为,则必能无不为。惜哉,亦因人之有心,有分别,人之所宜则为之于义,此为有以为,已不能无不为。天下汹汹,礼崩乐坏,不因人之不愿循道,礼之因欲所成。
因为知道这一切的源头,老子继续写下,“上德无为。。。”
还在中原的孔子,则对学生们说了一句,无所为而为。子贡问是何意?孔子站起身来说,你求学为何?
答:求道。
子曰:汝已有所为,道不远矣,汝有以为,则不知所求。
千年以后的禅宗大德面对弟子问道,答曰:你看花开花谢,孰好孰坏。弟子说,无好无坏,都好都坏。大德说,挑水就是挑水,砍柴就是砍柴,花开花谢都是花,汝须知,无心而为。
问曰:无心如何为?
答曰:心有分别。
我们都很渺小,所以不必去想怎么去修这个天下,只需想怎么修自身便好。
一修无前识,再修无分别,终修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