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原文】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①,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②,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
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曰:“鲁缪(mù)公之时,公仪子为政③,子柳、子思为臣④,鲁之削(xuē)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mù)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qí)⑤,而河西善讴⑥;绵驹处于高唐⑦,而齐右善歌⑧;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⑨,而变国俗。有诸内,必形诸外。为其事而无其功者,髡未尝睹之也。是故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fán)肉不至,不税(tuō)冕而行⑩。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13),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译文】
淳于髡说:“重视名声功业的,是为了别人着想;轻视名声功业的,是为了自己着想。先生的地位在齐国的三卿之中,但是名声功业方面,上不能辅佐君主,下不能造福百姓,就此辞职而去,仁人原来是这样的吗?”
孟子说:“地位卑下时,不以贤者的身份服侍不贤的君主,这是伯夷的作风;五次去商汤那里服务,五次去夏桀那里服务,这是伊尹的作风;不厌恶昏庸的君主,不拒绝卑微的官职,这是柳下惠的作风。以上三人的作风不同,但方向是一样的。一样的是什么?应该说,就是仁。君子只要行仁就好了,何必要做法相同呢?”
淳于髡说:“鲁穆公的时候,公仪子主持国政,泄柳与子思也都在朝为臣,然而鲁国的削弱却更加严重,贤者对国家没有好处,就像这样啊!”
孟子说:“虞国因为不用百里奚而亡国,秦穆公用了他就称霸。可见不用贤者就会亡国,想要削弱谈得上吗?”
淳于髡说“从前王豹住在淇水旁边,河西的人因而善于唱歌;绵驹住在高唐,齐国西部的人因而善于唱歌;华周、杞梁的妻子,为丈夫的死而痛哭至极,结果改变了一国的风气。里面有什么,一定会表现在外面。做了一件事而没有这件事的功效,我不曾见过这样的情况。所以现在是没有贤者,如果有,我一定会知道的。”
孟子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时,不受重用,有一次跟随鲁君去祭祀,祭肉没按规定送来,孔子连礼冠都来不及脱下,就匆忙地准备离开。不明事理的,以为他是为了祭肉而离开;明白事理的,认为他是因为鲁君失礼而离开。至于孔子,却是要自己背一点小罪名而离开(以免大家完全怪罪鲁君),不想随便辞官而去。君子所做的事,一般人本来就不会了解的。”
【注】
①名实:名,名誉;实,事功。
②三卿:指上卿、亚卿、下卿,《礼记》说:“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孟子在齐国时,曾位列三卿之中。
③公仪子:即公仪休。他做鲁相时,奉法循礼地治理鲁国。
④子柳:即泄柳。
⑤王豹:卫国人,擅长歌唱。
⑥河西:这里指卫国,因为卫国在黄河西岸。
⑦绵驹:齐国人,擅长歌唱。高唐:地名,在齐国的西部,今山东禹城西南。
⑧齐右:齐国西部,古时以西方为右。
⑨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华周、杞梁都是齐国的臣子,后来攻打莒的时候战死,他们的妻子十分悲伤,对着城墙哭泣,将城墙都哭倒了,据说后来齐国的风俗就变得擅长哭泣。
⑩司寇:主掌司法。孔子曾任鲁国的“大司寇”,位与“三卿”并列。燔肉:也写作“膰肉”,即祭肉。按礼节,祭祀结束后要将祭肉分给参加祭祀的人。税(tuō):同“脱”。冕:祭祀时戴的礼帽。
12·7【原文】
孟子曰:“五霸者①,三王②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③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④,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póu)克在位,则有让⑤。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
五霸者,搂⑥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⑦。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⑧,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⑨,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dí)⑩,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译文】
孟子说:“五霸,是背弃三王理想的罪人;现在的诸侯,是背弃五霸原则的罪人;现在的大夫,是陷害现在诸侯的罪人。天子前往诸侯之国,称为巡狩;诸侯去朝见天子,称为述职。春天视察耕种情况,帮助不足的人;秋天视察收成情况,周济缺粮的人。进入一个诸侯之国,如果土地已经开辟,田野充分整治,老人得到赡养贤者受到尊敬,杰出人才在朝做官,那么就有奖赏,奖赏是赐予土地。进入一个诸侯之国,如果土地荒废,老人被遗弃,贤者被排斥,贪官污吏在位,那么就有责罚。诸侯一次不来朝见,就降低爵位;二次不来朝见,就削减封地;三次不来朝见,就派军队前去。所以天子发布命令声讨他的罪状而不亲自征伐;别的诸侯是奉天子之命去征伐而不声讨。
“五霸却是胁迫一些诸侯去讨伐别的诸侯,所以说五霸是背弃三王理想的罪人。五霸之中,齐桓公声威最大。在葵丘的盟会上,诸侯们捆绑了牺牲,把盟书放在它身上,并没有歃血。盟约第一条说,严惩不孝的人,不要废立太子,不要立妾为妻。第二条说,尊重贤者,培育人才,以表扬有德行的人。第三条说,恭敬老人、爱护幼小,不要怠慢来宾和旅客。第四条说,士的官位不能世袭,公职不能兼任,选用士人一定要恰当,不可擅自杀死大夫。第五条说,不要到处修筑堤防,不要阻止邻国来买粮食,不能私自封赏而不报告盟主。盟约最后说,我们这些诸侯在盟会之后,都恢复了友好关系。今天的诸侯都违反了这五条誓约,所以说,现在的诸侯,是背弃五霸原则的罪人。助长国君的过错,这种罪行还算小;逢迎国君的过错,这种罪行就大了。现在的大夫都在逢迎国君的过错(为之辩护),所以说,现在的大夫是陷害现在诸侯的罪人啊。”
【注】
①五霸:即“春秋五霸”,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一说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②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六师:指天子的军队。周朝规定天子设六军,大国诸侯设三军。
③省:考察。
④庆:奖赏。
⑤掊克:聚敛。这里代指聚敛民财的人。让:责罚。
⑥搂:牵引,带领。
⑦葵丘:春秋时宋国地名。前651年,齐桓公曾在此会盟诸侯,并从而确立其霸主地位。束牲:古代定盟多用牺牲,如果不宰杀牺牲的,就叫做束牲。载书:指将盟约放在牺牲上。歃(shà)血:古代盟誓时饮牺牲的血表示信守盟誓。
⑧树子:已立的太子。树,立。
⑨摄:兼任。得:得贤。
⑩曲防:遍设堤防。曲,遍。防,沿河堤防。当时诸侯若修筑沿河堤防,以邻国为壑,将使邻国遭灾,所以盟约禁止遍设堤防。遏籴(dí):禁止邻国来购买粮食。籴,购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