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三种饮食结构导致血糖升高

每位糖友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有饥饿感,就希望立即吃到食物,甚至看到什么就吃什么,控制血糖就顾不上了,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那么什么样的饮食才会使血糖升高?又该怎样稳定血糖呢?下面了解一下:

1.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

按照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的原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90% ~ 100%转化成葡萄糖,餐后5~1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出现,而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有35%-60%和10%- 15%转变成匍萄糖,而且转变非常缓慢。因此,餐后血糖水平主要由所进食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和加工程度决定。

如果三餐是馒头、米饭、烧饼、稀饭、炒菜这些传统饮食,碳水化合物占到3/4,这样的饮食结构即便能吃饱,也是以升高餐后血糖为代价的,要果断放弃。

2.高脂肪饮食结构

食物中脂肪有10%-15%会转变成葡萄糖,因此,虽然脂肪貌似不影响餐后血糖,但由于脂肪的热量高,长期的高脂肪饮食会严重增加体重。

如果三餐中早餐以炸油条、油饼、肉夹馍、炸糕为主,午餐是排骨,晚餐又是涮羊肉、烤串等,空闲时吃瓜子、花生等零食减压,饥饿时吃无糖饼干、桃酥、花生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生活中常有的无肉不欢、看着电视吃零食的习惯,势必在“吃饱”“撑时候”“吃了减压”的同时,造成餐后血糖的失控,甚至由于吸收缓慢,使餐后3~4小时内的血糖仍居高不下。

这样的饮食结构需要放弃。

3.高水分饮食结构

凡是含水分高的食物,由于容量大,能及时饱腹,但对血糖影响不同。主要包括以下2种情况:

1.稀饭能很快饱腹,但不“撑时候”,并且造成餐后升糖特别快,所以要果断放弃。

2.水果能迅速饱腹,比如西瓜,但也不“撑时候”,并且造成餐后升糖迅速,所以只能在血糖达标后、减主食后少量食用。


一个原则帮您稳定餐后血糖

大力推荐以高蛋白食物、粗杂粮、蔬菜为主的饮食结构。这样的饮食结构可以做到饱腹又低糖。

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版)》中推荐的餐前负荷法,高蛋白质、缓释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低升糖指数的餐前负荷模式,有助于降低以及稳定血糖,并且让人有很强的饱腹感。

按照这个方法,可以收获控制食欲、预防饥饿、减少下一餐食量和改善餐后血糖的多方面好处。具体的内容如下:

1选粗粮主食:需具备“高蛋白质高纤维”的特征,这样人的饱腹感持续时间最长,而普通面粉是“低蛋白低纤维”。

比如,筱麦面的蛋白质含量是12.2克/100克(小麦粉10.3),筱麦面膳食纤维含量是4.6克/100克(小麦粉0.6), 筱麦面的升糖指数是25. 1(小麦粉60.9),所以有句西北谚语说得好,“四十里筱麦三十里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白面抵不上筱麦,粗粮让人更耐饥饿。

2选择高蛋白质、低能量密度的食品:食物推荐选择牛奶、酸奶和豆浆。它们富含营养物质,可以给人提供一小时以上的饱腹感,而且携带十分方便。糖友一旦饥饿感退去,便可以心平气和地选择更健康的正餐食品。

3合理的饮食搭配:多选用粗粮、豆类食物、蔬菜、低脂肪的鱼虾肉蛋类食物和奶类食物,按照餐盘1/4是主食、1/4是鱼虾肉蛋类食物、1/2是蔬菜的餐盘法比例,就不难搭配出饱腹感强、营养价值高、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三餐。

按照以上方法,就可以既能吃饱、又可以控制餐后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按医生的嘱咐来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帮助糖友更好的控制血糖。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