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当搬运工②,谢谢夏昆老师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是王勃。王勃是何许人呢?其实王勃我们早就有所耳闻,上学期学过他的两首诗。《经典诵读》第8首《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还记得吗?记得我们在九九重阳节前后积累的。后来还积累了一首《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也是神童王勃写的。这位神童王勃不仅6岁会写诗,9岁还能读历史书《汉书》,更夸张的是读后觉得前辈有些地方写得不对,所以写了一本《汉书指瑕》。也就是说9岁的时候,他居然出版了一部历史学专著,牛不牛?

      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王勃为何能够读到那么多书,拥有那么多才华呢?这当然跟受教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的孩子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幸运,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在唐代以前,基本上就是贵族子弟才能够读书。到了唐代以后,科举制度越来越发达,所以一些平民的子弟也有那么点机会可以上学。不过,古代的时候劳动力就是第一生产力,要种田、参与劳动,才能养家糊口。如果一家人中有人读书了,其他人就得供他吃供他穿。一般很难有普通老百姓选择这样的活法,所以老百姓的子女读书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总而言之,在古时候,除了王公贵族的孩子能读书之外,还有一种孩子有很大可能接受教育。这种人是谁呢?书香门第的孩子。什么叫做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就是说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有读书之人。他们家族的家风就是读书,到他们这一代接受教育就再正常不过了。这样的家族一般藏了很多的书。有书读那就能学习。

    说到这里,我们要去探究一下,王勃到底是谁的后人。还记得上一周我们说到了谁?对,王绩。还能背诵他的那首被认为唐诗的开篇之作的《野望》吗?一个个都是小诗人,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告诉你们,王勃就是王绩的侄孙,是隋朝末年著名的学者王通的孙子。你倒说说看,他们家是不是书香门第?你倒说说看,他小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接触到很多很多的书。当然家里有书还不够,关键是要酷爱读书,有探究学问的精神,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才华。

      王勃对自己的才华十分的有信心,14岁的时候就给朝廷写了信——毛遂自荐。两年之后,皇帝亲自主持了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当然就有官可当。此时的王勃不管做什么都充满自信,激昂向上,哪怕是跟朋友分别的时候也是如此。

      那一年,黄勃有一位姓杜的朋友要离开京城去四川做官。古时候京城去四川是比较偏远的,而且到达四川要经过蜀道。自古以来,蜀道是非常难走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那位姓杜的朋友尽管是新官上任,心里还是有点难过的。王勃为了能够鼓励一下这位朋友,就写下了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有两句成为千古佳句,是好朋友真挚友情的真实写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今天我们就来积累这一首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你可能感兴趣的:(继续当搬运工②,谢谢夏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