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一眼万里

这部小说引人入胜,一天就看完了。

吸引我的主要是两点,不,看完后再次看序发现一共还有一点,一共三点。

一、刘震云老师是河南人,而延津离我的家乡很近,有相同的风土人情。比如瞎子老董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说法是伴随着我长大的。小时候最怕看到瞎子,怕他们骇人的双眼看到的人的灵魂。像看恐怖片一样,越害怕就越想看,越害怕就越想听他们算卦,讲别人的前世今生,看死人如何托梦或者附身……小说里的情节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

二、他讲故事的语调,像极了我的一位本家爷爷。小时候穷,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我们一群小孩子每晚饭后的固定节目就是去那位爷爷家里听故事,也说是“听古”。爷爷讲得绘声绘色,神话和恐怖色彩经常会吓得我们不敢走夜路回家。每次都说太害怕了明天不去听了,第二天就把这话忘得一干二净,晚饭后如约而至。

三、回头又看了一遍前言,讲如何把六叔的随心所作的毫不相干的画系统的串联起来写成小说以示纪念,真是煞费苦心。没有想象没有才华怎能安排的这么巧妙地写出来,所以这部小说里有神话,有穿越,又都出现得恰到好处。

小说时间跨度大,从明亮的孩提时代到知天命的年纪,大半生完整地呈现出来。风风雨雨,命运的轨迹总是在走过之后才清晰可见。读着读着,又好像能在小说中看见自己。一些所谓的意义,不言自明。

在书的260页出现了“安阳”“汤阴”,一下子把我带回家乡去了,多么熟悉多么亲切,仿佛每一行字都带着乡音。看到汤阴小伙子去西安冒名领赏时,我不自觉地用汤阴话在心里默读起来。

我喜欢读这种语言淳朴的书。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句顶一万句》,安排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日三秋》,一眼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