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读书笔记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1489小时,第1434日

阅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先验感性论 探讨

我们人类的直观只能是感性直观,而不是知性直观,一切思维呢,不管它有多少中间环节,不管它天马行空讲到哪里去,但是最后它要转回来,落实到直观和感性上面,这才能够构成真正的知识。

我们所有的内心里面出现的东西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让我们来加以思考,加以分析的。这种把一个东西摆在前面的这样一种能力,就是表象能力。那么表象能力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你把什么东西摆在前面了呢?当一个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的时候,你的内心中已经有一个什么东西置于你面前了呢?那就是感觉。感觉本身也是一种表象,是这样一种表象被置于你面前了。

更多的时候康德就是把经验性的和经验这两者区别开来,这个区分是很明确的,就是经验里面包含先天的东西,而经验性的东西呢完全是后天的,经验的与“先验的”相对立,经验性的与“先天的”相对立,当然也与先验的相对立,因为先天的包含先验的。

一切现象的质料是后天被给予的,感觉只是后天被给予的,与感觉相应的东西是后天补给予的,但其形式,这种现象质料的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

现象本来是质料,但是一旦赋予它形式,那么这种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现象,这是他的含混的地方。

现象本身已经包含有质料和形式两方面了,这两方面严格说来是不可分离的,但是虽然不可分离,在理论上还是要把它分离开来,单个加以考察。这是当时自然科学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分析法:我要考察一个对象,就把对象从它的整体里面割取出来,单独把它分离开来,对它加以纯粹的考察。那么在我们考察感性的时候,我就发现感性里面有它的质料,但是也有它的先天的形式,它们都混在一起,那么现在康德的任务就是把先天的形式单独剥离开来进行考察,这是以往的经验派、理性派的哲学家们都没有做过的一项工作,在康德来说也是开创性的。

感性则还包含先天的东西,先天的感性形式。经验又更高一层,它本身是感性的东西和另外一些先天的东西、即知性范畴组合而成的。那么,这里讲没有任何属于感觉的东西,这种感觉的东西是经验里面的那个经验性的东西,或者说感性里面的经验性的东西

纯粹形式不能说是杂多,因为它是纯粹的,一般来说,它不能说是杂多,而是使得杂多能够得到直观的东西,才是纯粹形式。比如说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本身来说,它使得杂多能够得到直观,但是时间空间本身,你不能说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很多很多的空间,各不相同的,当然也可以划分出来,通过限制,通过规定,划分出来一个圆形的空间,一个三角形的空间,但是,这些时间空间在性质上都是同一的,它不是种的不同。

我们谈近代美学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到,在鲍姆加通以前,美学这个名称还没有成立,人们都是在讨论好坏的评价,讨论感觉,讨论内感官,甚至还讨论伦理道德问题的时候,兼而讨论审美的问题,作为一个鉴赏力的问题来加以讨论。而且这个鉴赏力往往被纳入到道德感的范围,美感被纳入到道德感的范围内来加以讨论。像哈奇森的第六感官,内在的感官,莎夫茨伯利的“心眼”,内在的眼光,内在的眼睛,这个都是既有道德的含义,也有审美的含义。

康德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说,这些标准、这些规则,只有鉴赏判断才构成它们正确性的真正的试金石。审美的东西必须要你去感受的,它的最高贵的来源也只是经验性的,这一点说得很准。

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它不是一门先天科学,但是你不能否认它也是一门科学,虽然它是一种经验性的、一种后天的,一种不断发展的科学,而不像先验的感性论这样一旦确立,就是永恒的,就是形而上学的。

这一研究中将会发现,作为先天知识的原则,有两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即空间和时间,我们现在就要对它们加以考虑。

为什么我们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只有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康德在这里没有说明,他在后面讲到,这个问题是不可回答的,我们只知道我们的感性直观中有这两种形式,没有它们我们就不可能有任何直观的杂多被接受下来,我们从一切感性直观中分析出来了这两种形式。但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别的更多的直观形式,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那也许属于自在之物的问题,没有反映到我们的现象中来。所以这是一个既成事实,我们只好承认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1月27日读书笔记)